经济内生增长动能不足 “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2023年5月宏观经济运行简析
宏观研究报告 1 经济内生增长动能不足 “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 ——2023 年 5 月宏观经济运行简析 研发部 何金中 郭文硕 [宏观]5 月宏观经济修复趋缓,随着低基数效应逐渐消退,消费、投资增速均出现回落,经济内生增长动能不足问题进一步凸显;出口增速在前期积压订单释放后大幅下滑,尽管出口去向和产品结构上均出现新动能,但仍难以对冲外需收缩带来的压力。受内外需走弱和 PPI跌幅扩大的拖累,我国工业生产延续慢节奏修复;服务业生产恢复力度也在需求集中释放后有所放缓。 [政策]考虑到三季度我国经济即将进入修复的关键期,6 月以来宏观经济政策重启“逆周期”调节,央行加大货币政策宽松力度,继 2022 年 8 月后再次“降息”10BP;国常会也宣布将围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方面出台一批政策措施,并明确指出将主要通过加力提效财政政策来拉动需求。从后续落地措施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仍是发力重点。此外,后续专项债发行节奏或加快,基建投资也有望提速。 [行业]行业表现分化延续。☆钢铁:今年以来钢厂盈利能力受损,钢厂扩产意愿不足;下游房地产、基建投资边际走弱;供需双弱格局下钢材库存仍在持续去化,钢价下行压力仍存。☆煤炭:煤炭行业供应较为充足,库存也处于高位,随着夏季用电高峰到来,煤炭需求有望获得一定支撑。☆房地产:5 月楼市销售不佳,房企到位资金跌幅扩大,库存压力继续上升,导致房企新开工意愿继续走弱,特别是 6 月以来 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数据大幅弱于往年同期,房地产行业恢复进程受阻。☆交通运输:“五一”和端午假期期间,居民出行热情高涨,客运量大幅好于去年同期;但工业经济运行走弱下,货运量数据略有下滑。 一、我国经济内生增长动能不足问题进一步凸显 2023 年 5 月,随着低基数效应消退,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出现回落,经济内生增长动能不足问题进一步凸显。当前国内经济运行偏弱的主要原因在于,居民资产负债表受损,且就业和收入预期转弱,扩大消费的意愿和能力有限;内外需疲弱叠加 PPI 降幅扩大,工业企业经营绩效持续承压,短期内扩大投资的意愿不强,需求不足已成为当前经济修复的主要制约。考虑到第三季度我国经济将进入修复关键期,近期宏观经济政策重启“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加大宽松力度,财政政策也密集发力,这向市场传递了“稳增长”的信号,有助于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稳定市场主体预期,降低经济进一步陷入负反馈的风险。 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宏观研究报告 2 图表 1: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走势(单位:%) 分类 经济指标 5 月较前值 (百分点) 5 月 4 月 3 月 景气度 制造业 PMI -0.4 48.8 49.2 51.9 服务业 PMI -1.3 53.8 55.1 56.9 建筑业 PMI -5.7 58.2 63.9 65.6 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 -5.7 12.7 18.4 10.6 餐饮收入同比 -8.7 35.1 43.8 26.3 商品零售同比 -5.4 10.5 15.9 9.1 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 -0.7 4.0 4.7 5.1 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 -1.0 -7.2 -6.2 -5.8 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 -0.4 6.0 6.4 7.0 基建投资累计同比 -1.0 7.5 8.5 8.8 进出口 进出口同比(美元计价) -7.3 -6.2 1.1 7.4 出口同比(美元计价) -16.0 -7.5 8.5 14.8 进口同比(美元计价) 3.4 -4.5 -7.9 -1.4 生产 工业增加值同比 -2.1 3.5 5.6 3.9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 -1.8 11.7 13.5 9.2 通胀 CPI 同比 0.1 0.2 0.1 0.7 PPI 同比 -1.0 -4.6 -3.6 -2.5 就业 城镇调查失业率 0 5.2 5.2 5.3 16~24 岁劳动力 0.4 20.8 20.4 19.6 25~59 岁劳动力 -0.1 4.1 4.2 4.3 金融 社融存量同比 -0.5 9.5 10.0 10.0 M2 同比 -0.8 11.6 12.4 12.7 M1 同比 -0.6 4.7 5.3 5.1 数据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整理 (一)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表现均乏力 5 月 16~24 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续创 20.8%的新高,景气指数调查中的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用人指数也分别下滑至 47.6%和 48.4%,居民就业形势未见好转。由于工资性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就业和收入预期转弱的情况下,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也难以有效提升,5 月社零消费同比增长 12.7%,增速较上月回落 5.7 个百分点;环比增长 0.4%,明显低于过去五年均值 1.3%。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继续下滑,1~5 月累计同比增长 4.0%,增速较上月下降 0.7 个百分点;环比增长 0.1%,同样低于过去五年均值 0.6%。其中,5 月房企销售不佳,房企到位资金跌幅扩大,房地产行业恢复受阻,1~5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7.2%,降幅较上月扩大 1.0 个百分点;内外需放缓叠加企业经营绩效不佳,1~5 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 6.0%,增速较上月下降 0.4 个百分点;受到位资金减少影响,基建投资增速也出现放缓,1~5 月累计同比增长 7.5%,增速较上月下降 1.0 个百分点。 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宏观研究报告 3 在前期积压出口订单释放后,出口增速出现回落,5 月同比增速-7.5%(美元计价),较上月下降 16.0 个百分点。5 月欧美主要国家 PMI 维持在收缩区间,进口需求相应疲弱;我国景气调查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也连续三个月回落,显示外需仍在持续收缩。尽管我国出口在去向和产品结构上均出现新动能,但难以对外需回落形成有效对冲,预计随着基数抬升,我国出口降幅将进一步扩大。 (二)工业生产延续慢节奏修复,服务业生产恢复力度放缓 工业企业仍处在主动去库存周期,工业生产修复仍然偏慢,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5%,增速较上月下降 2.1 个百分点;环比增速 0.6%,略低于过去五年均值 0.7%。三大门类中,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1.2%,制造业增长4.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4.8%。年初以来,以线下接触为主的服务消费恢复强劲,但在需求集中释放后,恢复力度也出现放缓,5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 1.8 个百分点至 11.7%,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也回落 1.3 个百分点至 53.8%。 (三)物价环比降幅进一步扩大 在需求放缓和市场供应充足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CPI 环比下降 0.2%,降幅较上月扩大 0.1 个百分点,已连续 4 个月环比下降;同比上涨 0.2%,涨幅较上月小幅回升 0.1 个百分点。分项来看,食品价格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环比下降0.7%;非食品中,飞机票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环比跌幅较大,主要是五一假期后居民出行需求回落所致。 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下游需求疲弱和工业企业加速去库存等因素影响,PPI 环比下降 0.9%,同比下降 4.6%,
[新世纪评级]:经济内生增长动能不足 “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2023年5月宏观经济运行简析,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33M,页数1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