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2024年地方“两会”9大信号(附21张详表)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经济研究 2024 年 01 月 31 日 宏观点评 2024 年地方“两会”9 大信号(附 21 张详表) 事件:截至 1 月 30 日,31 省市“两会”均已开幕,全国“两会”将于 3 月 4-5 日召开。 核心观点:2024 年地方“两会”总体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的主基调,即政策大方向偏扩张、偏积极、偏刺激,具体看:基于各省目标,预计 2024 年全国 GDP 目标大概率定为 5%左右的偏高水平;稳增长主抓手是扩内需、稳地产、扩基建、促消费,“三大工程”是关键;产业政策安全和发展并举,重点在于粮食/能源/产业链安全、科技自立自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数字经济;制度红利仍可期,包括新一轮国企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机制改革等;延续防风险,包括用好一揽子化债、加强金融监管、全力完成保交楼目标等;此外,也会更为重视社会风险,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继续提示,近期降准和核心城市再松地产,进一步指向形势比人强,对政策可以乐观点。 信号 1:2024 年各省将全力稳增长、稳信心、防风险、促改革、抓落实。与 2023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调一致,各省强调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具体措施包括扩内需、强产业、促改革、扩开放、防风险、稳信心,也会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落实落地等。 信号 2:2024 年全国 GDP 目标大概率定为 5%左右的偏高水平,经济大省“挑大梁”。31 省市中,4 省上调、11 省持平、16 省下调,多数省份 GDP 目标为 5%、5.5%或 6%;31 省市 GDP 目标的加权平均为 5.4%,较 2023 年微降 0.2 个百分点;过往与全国目标一致或接近的北京、上海均为 5%左右;经济大省 GDP 目标过半上调或持平。 信号 3:各省稳增长抓手:稳地产、扩基建、促消费,“三大工程”是关键。 >稳地产:2024 年各省在房地产领域关注两大任务:构建新发展模式、化解地产风险。多数省份都未提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企稳回暖等,而是强调通过推进“三大工程”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构建新发展模式,同时积极化解房地产风险、促进平稳健康发展。这背后是地产市场客观形势、未来发展方向都有了显著变化。 >“三大工程”:广州等 15 座超大特大城市的“三大工程”筹建计划陆续出台,已披露的保障房筹建目标合计超 48 万套,多数城市仍未明确披露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基建的具体规模等详细信息,后续需要继续跟踪。继续提示:“三大工程”是 2024 年稳增长、稳地产投资的关键,预计有望额外拉动地产投资 1 万亿左右,推动地产投资跌幅收窄。 >扩基建:2024 年各省加权平均的固投目标增速为 5.9%,较 2023 年回落 2.5 个点,主要应还是对此前过高的地产投资预期的修正,并不意味着 2024 年最终实现的固投增速也会随之下降。考虑到“三大工程”政策支持逐步落地,预计 2024 年固投增速仍有可能小幅提升。基建仍是政策重要抓手,老基建仍是发力重点,新增关注减灾救灾、算力中心基建。 >促消费:2024 年各省加权平均的社零目标增速为 6.5%,较 2023 年下调 1.3 个点,主因基数提升。按照 2023 年经验测算,2024 年目标对应的社零增速是 6%左右,这与我们年度报告测算的 5.8%较为接近。结构上,大宗消费(如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家电等)、线下服务消费(旅游、餐饮、健康养老等)仍是政策重点支持方向。 信号 4:稳就业仍是硬要求,就业目标与 2023 年接近。多数省份的失业率目标为 5%、5.5%以内或左右,15 省新增就业目标 1017 万人,均与 2023 年接近。各省强调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服务,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公益性岗位开发、就业见习、以工代赈等提振就业。 信号 5:产业政策发展和安全并举,关注粮食安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数字经济。 作者 分析师 熊园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50004 邮箱:xiongyuan@gszq.com 分析师 杨涛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2070001 邮箱:yangtao3123@gszq.com 分析师 朱慧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3090002 邮箱:zhuhui3@gszq.com 相关研究 1、《新思路、新对策—逐句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3-12-13 2、《向波动要收益—2024 年经济与资产展望》2023-12-04 3、《形势比人强—降准“降息”的 5 点理解》2024-01-24 4、《北京上调 GDP 目标,37 城大多高于 5.5%》2024-01-22 5、《测算:地产超跌了吗?“三大工程”管用吗?》2024-01-21 2024 年 01 月 31 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延续强调粮食&能源安全:其中,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包括 26 省提及粮食安全、超 20省设粮食产量目标或要求粮食产量只增不减,重点在于“增面积、建良田、用良种、强农机、推技术、防旱涝”。此外,产量大省也有意打造区域粮仓或农业强省,如山东“齐鲁粮仓”、江苏农业强省、安徽“千亿斤江淮粮仓”、吉林“千亿斤粮食”等。 >科技自立自强:产业链安全的关键是科技自立自强,几乎所有省市延续强调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也更为强调以科技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18 个省市在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专精特新”企业数、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指标方面明确量化目标。此外,北京、四川等近 10 省市也提及改革优化鼓励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 >现代化产业体系:各省均强调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2022 年 GDP 前 12 省中,广东、浙江等 8 省将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列入 2024 年前 3 大重点任务,抓手在于推动制造业集群式、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现代服务业提质,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也强调要壮大优势产业,如安徽“壮大汽车‘首位产业’”,浙江、西藏培育龙头、助力企业上市等。 >数字经济:几乎所有省市对数字经济发展提出明确规划,更为强调推动数据资产入表和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浙江、湖南等近 10 省市对数字产业相关规模有明确目标,如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 9%左右”等。此外,北京、山东将开展数据资产化试点,北京、安徽多地将“推动算力中心、数据训练基地、国家区块链枢纽节点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 信号 6:改革提速,半数省计划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十多省提及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新一轮国企改革:超半数省市将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包括“加强管理、管控风险、做强主业、提质增效”,也会有系列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如广东明确围绕食品、新能源等开展;此外,各地也将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等。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广东、四川等近 10 省围绕预算管理与绩效、事权与支出责任、转移支付等展开,广东、北京也强调用好政府投资基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各省侧重强化金融监管、健全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机制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2024年地方“两会”9大信号(附21张详表),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3M,页数3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