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深度02期-低空经济系列(二):产业发展的基础、趋势和催化剂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024.06.09 02 期 产品研究中心 [Table_Authors] 徐淋(分析师) 021-38677826 xulin028941@gtjas.com 登记编号 S0880523090005 赵子健(分析师) 021-38032292 zhaozijian@gtjas.com 登记编号 S0880520060003 肖群稀(分析师) 0755-23976830 xiaoqunxi027589@gtjas.com 登记编号 S0880522120001 [Table_Report] 往期回顾 低空经济系列(一):混动电推进技术 2024.05.20 低空经济系列(二):产业发展的基础、趋势和催化剂 摘要: [Table_Summary] 市场潜力够大、牵引产业够广、弯道超车前景更好是发展低空经济的主因。第一,国内低空资源长期利用不足,开发潜力大。中国国土面积占全球 6.4%,而通航飞行占比不足 1.5%,预计 2024-2030 年产业规模复合增速 20%。第二,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能够牵引国家各科技领域发展(参考美国二战后)。第三,中国通航业发展差距大、但消费级无人机竞争力突出,发展低空经济可以实现“弯道超车”。2023 年末,中国通用航空器/通航飞行/通用机场分别为 3303 架/137 万小时/449 个,为美国的 1.6%/5.7%/2.2%,差距悬殊;但注册无人机共 126.7 万架,超过美国,无人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 70%。 低空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初步建立。2021 年前,由于通航业发展让位于运输航空业、“空防安全”观念深入人心、低空空域使用存在多头管理等原因,使得低空产业发展不及预期。2021 年后,中央空管委正式成立,监管机构上提级管理;低空经济纳入国家战略规划,空域管理和分类新规发布。 技术可行、成本可达、需求可期构成了低空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技术上,通感一体化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网络高度和速率无法保障、低空监测方面的感知和导航能力不足的问题,电推进技术已成为解决航空动力问题的主要抓手。成本上,三电系统在 eVTOL 成本中占比近半,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复用度较高,降本过程有望加速。需求上,以 eVTOL 等为主导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低空产业有六个发展趋势: 第一,商业化进程加速。顶层制度基础和底层产业基础已完备。 第二,地区要素禀赋不同,预计各省市将差异化发展。如重点关注北京的研发方向和安防反制方案,关注深圳无人机产业和应用场景拓展进度,关注上海的制造产业链,关注南京等地的空管系统。 第三,重点关注基建中空管系统的边际变化。由于航空器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新空管系统的投资占基建总投资比例将大幅提升。 第四,整机制造,重点关注取证较快的企业和车企关联企业。由于飞行器的取证流程漫长(一般 3 年以上),加上 4-7 年的研制周期,因此早研发、早取证的企业将具备先发优势,如亿航智能、峰飞航空等;另外,由于 eVTOL 的三电系统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复用程度较高,因此,与新能源汽车相关联或合作的企业将具备较强的成本优势,如小鹏汇天、沃飞长空等。 第五,产业链上游,重点关注固态电池和轻量化材料。固态电池被普遍认为是下一代电池技术,循环寿命更长、更安全、能量密度更高;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空间大,拉伸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抗电磁干扰,需求预计 6 年内增长 20 倍。 第六,应用场景,重点关注物流和旅游端商业化的快速应用。 产业发展的催化剂。技术端,重点关注尚未成熟的技术路线方向。制度端,重点关注航空管制相关细则的出台及适航认证的速度。政府端,重点关注各地待出台的规划和产业基金的设立进展。需求端,重点关注 To C 端载人场景的需求增长速度。企业端,重点关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研发和量产。 风险提示:技术进展不及预期;政策出台和政府投入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产业深度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of 25 正文目录 1. 市场潜力够大、牵引产业够广、弯道超车前景更好构成低空经济发展的主因 ......................................... 4 1.1. 市场潜力够大:低空空域资源长期利用不足,后续开发潜力巨大 ............................................................. 4 1.2. 牵引产业够广: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能够牵引国家各科技领域发展.................................. 5 1.3. 弯道超车前景更好:与美国相比,中国通航业发展差距巨大、但消费级无人机行业竞争力突出,低空经济是实现航空工业“弯道超车”的重要手段 .................................................................................................. 6 2. 低空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初步建立 ................................................................................................................. 7 2.1. 2010-2020 年,低空经济概念主要在论证阶段,改革未有实质性突破 ....................................................... 7 2.2. 2021-2024 年,监管架构、战略定位和制度体系迎来突破性变化 ............................................................. 10 3. 技术可行、成本可达、需求可期构成了低空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 11 3.1. 技术可行 ............................................................................................................................................................ 11 3.2. 成本可达 ........................................................................................................................................................... 14 3.3. 需求可期 ......
[国泰君安]:产业深度02期-低空经济系列(二):产业发展的基础、趋势和催化剂,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76M,页数2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