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发展新趋势分析与建议
1/ 10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声明 远东研究·行业研究 2024 年 7 月 26 日 中国旅游业发展新趋势分析与建议 作者:简尚波 邮箱:research@fecr.com.cn 旅游业兼有战略产业、幸福产业、民生产业和朝阳产业属性,本文重点聚焦近期我国旅游业发展新趋势,展开现象、成因及相应发展建议分析。 近年以来,我国旅游市场消费结构加快从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深度旅游转型;同时,旅游与相关业态加速融合,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领域深入发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支撑,沉浸式文旅等形式的智慧旅游加快发展;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下,旅游市场恢复持续增长;城市 IP 引擎赋能文旅市场火爆,引领旅游市场营销模式变革创新。 从近期我国旅游业新趋势成因逻辑来看,我国居民收入整体持续增长、消费结构明显优化升级,为旅游市场发展注入动力;央地旅游业新政密集出台,赋能旅游业加快复苏和高质量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助推产业经济数字化转型,为旅游业智慧化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旅游业界与普通民众对中华文化自信心、认同感增强,助力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市场繁荣。 展望未来,我国旅游业应以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巩固和优化旅游业发展新趋势和新变化,着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现有基础与未来形势,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各界力量,还需采取有利举措推动休闲度假与体验旅游高水平发展;多措并举巩固增强旅游市场复苏态势,促进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积极引领现代信息科技赋能旅游业数字化、智慧化发展;着力促进“旅游+相关业态”深度融合创新。 摘 要 相关研究报告: 1.《疫情影响减弱叠加出游限制“松绑”,旅游市场显著升温——中国旅游业运行现状与发展分析》,2023-9-22 2.《旅游类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业务发展分析》,2023-4-19 2/ 10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声明 远东研究·行业研究 2024 年 7 月 26 日 旅游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诗与远方”追求的幸福产业,拉动内需增长与促进社会就业的民生产业,具有灿烂发展前景和持续发展动力的朝阳产业。2023 年以来,中国旅游业在疫情防控转段背景下呈现强劲复苏局面。从更广阔的产业发展研究视角来看,近年中国旅游业无论消费端的需求结构升级、客源流量变化,还是供给端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转型、旅游业态更新,都呈现出新的有利变化。本文结合中国旅游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聚焦分析了近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新趋势表现及其背后成因逻辑,进而研究提出推进旅游业加快复苏与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以供读者参考。 一、近期旅游业发展新趋势要览 (一)消费结构升级——从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深度旅游加速转型 从传统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深度旅游发展,是现代旅游业转型升级重要路径。休闲度假深度旅游的发展对旅游目的地景观和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商业配套和人文环境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助于改善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市场吸引力,从而有望为旅游目的地带来丰沛经济社会效益。 近年以来,中国旅游业加快从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和深度体验旅游转型,旅游度假区等相关载体数量加速增长展示了这一迹象。2015 年以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旅游项目新资源相继推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休闲度假需求。图 1 显示,2020 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批准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数量显著增加,尤其 2024 年上半年批准 24 家创历年之最。 图 1:历年新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数量变化 资料来源:原国家旅游局、文化和旅游部、互联网,远东资信整理 民宿作为一种新型住宿,不仅提供传统住宿服务,而且给游客提供地方特色文化和自然环境体验,例如赏景度假型民宿、农村体验型民宿、艺术体验型民宿等民宿产品,在我国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深度旅游的标志性载体。据公安部信息,2023 年全国公安机关新增纳管乡村民宿 2.5 万家,接待旅客入住 1.21 亿人次,带动就业 89.3 万人。木鸟民宿发布《2023 年度民宿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 2023 年底木鸟民宿平台房源量增至 175 万套,民宿订单同0510152025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H1家新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数量 3/ 10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声明 远东研究·行业研究 2024 年 7 月 26 日 比增长 192%。 (二)业态不断丰富——旅游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旅游业具有很强的产业融合属性,旅游与教育、医疗、康养、体育、农业农村、工业等各行业和领域不断融合发展,形成研学旅游、医疗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新兴业态,深入推动旅游业多元化发展和满足游客多样性需求。 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全国乡村旅游数据监测中心显示,2024 年“五一”假期,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达 1.72亿,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 518.1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8.9%和 12.3%。部分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成为旅游业重要部分、乡村振兴的有利抓手。其中,2023 年甘肃实现乡村旅游收入 481.93 亿元,占全省旅游业收入达 17.6%。 研学旅游快速发展。作为融合教育和旅游于一体的新型学习方式和旅游形式,近年国内研学旅游得以快速发展,游客群体从中小学生逐步扩展到学龄前儿童、大学生以及中老年人等多样群体,涌现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游项目和品牌。例如中国旅行社协会批准的东华知行研学旅行基地、莲花山研学基地等多个全国研学旅行基地(营地),依托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实地学习体验机会。 康养旅游积极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对健康生活的重视,老年人旅居康养需求持续增长,康养旅游显示出巨大市场潜力。近年以来,贵州、山东、西藏、河南、湖南、浙江、四川、广东等多个省份开展了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从全国层面看,据国家林草局统计,截至 2022 年 10 月,全国 30 个省区市各地共有 96 个国家森林康养基地、1321 个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 (三)产业升级转型——智慧旅游业态加快发展 智慧旅游是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AI)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游客体验,实现旅游服务智能化、个性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旅游新业态与新模式。作为旅游业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产物,近年我国智慧旅游业态深入发展,举例分析如下。 旅游产品智慧化取得丰富成果。借助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等技术,沉浸式文化旅游产品在国内市场快速兴起成为游客打卡热点,涌现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翱翔•飞跃地平线”、西安大唐不夜城“盛唐密盒”等为代表的沉浸式文旅热门产品,让游客亦真亦
[远东资信]:中国旅游业发展新趋势分析与建议,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51M,页数1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