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深度报告:聚焦性能和成本,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新能源动力系统固态电池深度报告领先大市-A(维持)聚焦性能和成本,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2024 年 10 月 22 日行业研究/行业深度分析新能源动力系统板块近一年市场表现资料来源:最闻首选股票评级300750.SZ宁德时代买入-A相关报告:【山证新能源动力系统】中科院突破新型 硫 化 锂 正 极 材 料 - 行 业 周 报(20240902-20240908) 2024.9.9【 山 证 新 能 源 动 力 系 统 】 鹏 辉 能 源280Wh/kg 固 态 电 池 发 布 - 行 业 周 报(20240826-20240901) 2024.9.2分析师:肖索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2030006邮箱:xiaosuo@sxzq.com杜羽枢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3110002邮箱:duyushu@sxzq.com投资要点:固态电池符合未来大容量二次电池发展方向,半固态电池已装车,高端长续航车型、e-VTOL 等方向对固态电池需求明确。固态电池理论上具备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好的热稳定性、更长的循环寿命等优点,是未来大容量二次电池发展方向。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2024 年 1-6 月,半固态电池装车量达2.2GWh,已初具规模。应用方面,固态电池在高端长续航车型、e-VTOL 等方向有明确应用场景。2024 年 5 月,搭载光年固态电池的智己 L6 上市,10 月,光年固态电池将量产;2024 年 4 月,广汽埃安发布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预计在 2026 年量产上车;在国家专项补贴推动下,宁德时代也积极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化,有望于 2027 年量产。固态电池可分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种体系,我们测算固态电池 2030年量产将降本 29%,且低于当前液态电池。氧化物综合性能好,体系制备难度适中,但电导率较低;硫化物是理论上最佳的固态电解质材料;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技术最成熟。正极材料方面,层状氧化物结构当前使用最为广泛,已代替稳定性差的尖晶石结构,富锂锰正极材料是未来的理想选择。负极材料方面,硅基材料具备超高理论容量、原料丰富,是目前各大厂商重点研究对象,锂金属负极材料有望成为全固态电池的负极材料。我们测算固态电池 2030 年量产后将降本 29%,且成本有望低于当前液态电池。多龙头公司开始布局,宁德时代、清陶能源、卫蓝新能等布局领先。宁德时代多种技术路线并行研究,硫化物电解质已建立起 10Ah 级别的验证平台,目标2027 年达到 7-8 分的研发水平。卫蓝新能源规划产能超过 100GWh,2023 年 6 月正式向蔚来交付 360Wh/kg 半固态产品。清陶第一代半固态电池为氧化物加聚合物的技术路径,第二代固态电池为氧化物、卤化物加聚合物的路径,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联合研发的光年固态电池将于今年 10 月实现量产上车。孚能科技第二代半固态电池已处于送样阶段,预计 2025 年投产。2024 年 8 月 28 日,鹏辉能源发布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026 年量产。9 月 2 日,南都电源表示,公司固态电池将于今年 Q4 完成项目验收,同等能量密度下,成本比液态锂电池增加 10-15%。重点推荐:宁德时代。建议关注:(1)电池厂商如鹏辉能源、南都电源、孚能科技等;(2)技术进展领先的创业型公司如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等;(3)核心材料固态电解质环节,如三祥新材、瑞泰新材等。(4)新型正负极材料环节,如太蓝新能源、辉能科技、当升科技、翔丰华、国轩高科、容百科技等。金属锂负极关注赣锋锂业、天齐锂业。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国内外政策风险;技术推进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研究/行业深度分析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目录1. 兼具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为未来趋势.......................................................................................................51.1 固态电池兼具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有望成为下一代电池.................................................................................51.2 固态电池逐步成熟,半固态率先产业化.................................................................................................................71.3 固态电池在高端长续航车型、e-VTOL 等方向有明确应用场景..........................................................................92. 固态电池产业链:多材料体系并行发展,成本下降有望超预期.............................................................................122.1 固态电解质:多数厂商专注于氧化物和硫化物路线...........................................................................................122.2 新型正极:目前高镍正极为主,氧化物、硫化物、富锂锰材料或将开始应用...............................................162.3 新型负极:目前石墨和硅碳为主,全固态将使用金属锂...................................................................................192.4 固态电池成本未来有望低于液态电池...................................................................................................................213. 从半固态到固态,多龙头公司开始布局..................................................................................................................... 233.1 宁德时代:聚合物和硫化物产业化进展领先,半固态已装车验证...................................................................233.2 清陶:全固态量产仍需时间,氧化物和硫化物技术路线布局领先...................................................................243.3 卫蓝:360Wh/kg
[山西证券]:固态电池深度报告:聚焦性能和成本,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91M,页数32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