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焊接机器人行业专题:智能焊接大势所趋,钢结构行业放量在即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2024年11月21日智能焊接机器人行业专题智能焊接大势所趋,钢结构行业放量在即证券分析师:吴双0755-81981362wushuang2@guosen.com.cnS0980519120001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研究 · 行业专题 机械设备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核心逻辑➢ 焊接需求大、焊工短缺,钢结构等非标场景机器换人需求迫切• 焊接机器人现状:传统焊接机器人以示教机器人为主,已广泛应用于流程标准化的汽车、3C等行业;但在钢结构/船舶等行业中,焊接呈现“多品类、小批量、非标件”的特点,仍以人工焊接为主,只有焊接智能化才能满足此类非标场景的柔性化焊接需求,实现机器换人。• 钢结构、船舶等行业机器换人大势所趋,智能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钢结构等行业焊接需求大,而焊接生产环境较差、焊接经验要求高导致年轻人就业意愿不足,成熟焊工出现短缺且焊工成本持续上升,叠加较为激烈的行业竞争,钢结构企业有迫切的降本增效需求。在此背景下,技术进步使得非标场景的智能焊接机器替人已经具备可行性,从单层到多层焊的智能焊接技术正在持续取得突破。相比人工焊接,智能焊接机器人效率高、一致性强,同时依托于国内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已逐步具备性价比优势。• 钢结构企业已开展焊接智能化工作,船舶、重工业等行业伴随技术成熟也有望跟随。钢结构行业龙头鸿路钢构2021年成立智能制造研发团队,加速推进焊接智能化,2023年8月和2024年4月两次大规模招标智能焊接机器人,预示着相关技术已经逐步成熟,其他钢结构厂商也在积极布局产线智能化。除此之外,船舶、重工业、航空航天等行业机器替人难度更大,整体仍以人工焊接为主,未来也具备智能化升级的空间,船舶行业已有部分成熟焊接解决方案案例。从焊工人数看,2025/2035年钢结构焊工人数需求或达35/50万人,船舶行业中国船级社当前持证焊工数量约18.78万人,按照1台机器人替换2-3名焊工测算,钢结构和船舶行业长期智能焊接机器人需求约为20-35万台。➢ 钢结构行业智能焊接机器人放量在即,核心难点在于算法和Know-how工艺库• 钢结构行业智能焊接机器人放量在即,预计未来5年市场空间累计可达166亿元。考虑1台机器人替换2-3名焊工,未来5年机器换人渗透率达35%,据此测算钢结构行业智能焊接机器人累计市场规模达166亿元;远期考虑船舶行业机器换人,智能焊接机器人还有潜在巨大空间。• 智能焊接核心在于软件算法和Know-how工艺库,硬件端可通过传统机器人供应链迭代升级完成。钢结构、船舶等行业焊缝种类多、工艺复杂度高、场景多样,使得非标属性突出,智能焊接核心在于需要根据工件信息和工艺Know-how数据库,通过算法自动定位并提取焊缝,自动规划加工路径,根据板材、板厚和焊接位置自动匹配工艺,完成整个焊接过程;硬件端可沿用传统焊接机器人供应链迭代升级完成适配。• 全产业链推动智能焊接机器人放量,相关企业将充分受益。硬件环节包括本体、焊接电源及相关焊接套件等,主要企业包括库卡、大族机器人、埃斯顿、埃夫特、麦格米特等,软件环节壁垒更高,格局相对更好,主要企业包括柏楚电子、智流形等,其中柏楚电子在激光切割控制系统深耕多年,复制算法优势切入智能焊接先发优势显著,集成企业包括中集飞秒、 行健机器人、倍可机器人等。➢ 投资建议: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智能焊接大势所趋,钢结构行业已开始从0到1放量,相关企业将充分受益。重点推荐激光切割控制系统龙头【柏楚电子】,关注本体厂商【埃斯顿】、【埃夫特】、激光焊接设备厂商【大族激光】等。➢ 风险提示:智能焊接技术发展不及预期;下游企业的焊接智能化改造意愿不及预期;智能焊接机器人行业竞争加剧。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智能焊接机器人产业链潜在相关的主要标的表19:智能焊接机器人产业链相关标的最新估值(截止到2024年11月20日)所属类型代码公司投资评级 股价(元)市值(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EPS(元)PE23A24E25E23A24E25E23A24E25E运控系统688188.SH柏楚电子优于大市1954017.299.8913.024.984.816.34394131本体厂商688255.SH凯尔达未评级28280.250.500.750.230.450.681105637002747.SZ埃斯顿未评级451581.350.401.860.160.010.20114176589688165.SH埃夫特-U未评级2578-0.47N/AN/A-0.09N/AN/A-166N/AN/A设备厂商002008.SZ大族激光未评级182998.2017.4011.590.781.671.08361726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注:所有未评级标的盈利预测均为Wind机构一致预测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智能焊接机器人:蓝海市场,钢结构行业放量在即图1 :焊接机器人:钢结构、船舶焊接机器人处于0-1阶段,正在快速发展资料来源:高工机器人,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行业发展阶段萌芽期0→1成长期1→N成熟期衰退期下游需求钢结构、船舶等非标焊接机器人渗透率汽车/3C等标准化流程焊接机器人➢ 所处阶段:已实现从0-1突破,钢构行业放量在即• 必要性:焊接需求稳健增长背景下,钢结构等非标行业焊工短缺现象突出,焊工成本持续上升,亟需机器换人;• 确定性:钢结构行业竞争激烈,机器换人能显著增效降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是钢结构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当前技术发展使得智能化焊接替人已经具备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 发展节奏:钢结构龙头鸿路钢构持续推动焊接智能化,目前已完成两轮智能焊接机器人招标;其他大型企业积极跟进,船舶等行业亦在推进焊接智能化,当前已有智能焊接机器人展开应用,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如何实现真正放量:核心解决焊接机器人的智能化,智能化需要解决控制算法和工艺know-how的瓶颈,掌握控制系统技术。➢ 智能焊接机器人展望:累计潜在市场空间或近千亿的蓝海市场• 钢结构行业:智能焊接机器人正在从0到1放量,预计未来5年累计市场规模达166亿元,随着技术从单层焊、多层焊到全熔透多层多道焊的持续突破,考虑长期渗透率达到80%,累计市场规模达480亿元;• 船舶行业:中国船级社当前持证焊工数量约18.78万人,按照1台机器人替换2-3名焊工测算,考虑到船舶焊接大型化,按单台50万测算,智能焊接机器人累计潜在市场规模或达300-500亿元;• 其他:重工业、航空航天等行业技术难度更大,远期具备潜在的机器换人空间。重工业、航空航天等焊接机器人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图2:智能焊接机器人产业链资料来源:柏楚电子公告、各公司官网或新闻稿、高工机器人、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智能焊接机器人产业链及主要玩家梳理上游中游下游机器人本体控制系统焊缝跟踪系统离线编程软件焊枪焊接电源变位机其他设备系统集成焊接机器人系统/工作站焊接机器人产线钢结构船舶行业汽车及零部件金属加工航空航天重工机械新能源其他行业主要环节主要参与者软件:柏楚电子、智流形、明图智能等中集飞
[国信证券]:智能焊接机器人行业专题:智能焊接大势所趋,钢结构行业放量在即,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65M,页数44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