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材料行业运营情况跟踪及2025年展望
1 大公国际:硅材料行业运营情况跟踪及 2025 年展望 文/崔爱巧、范昱希 摘要 预计 2025 年硅材料政策环境将保持稳定,继续聚焦于节能降碳。伴随行业政策趋严,硅产业链面临落后产能市场化出清。从供应端来看,2023 年以来中国工业硅产量保持增长,社会库存有待消化;价格方面,2023 年以来,工业硅期货价格整体呈下降态势,预计 2025 年,工业硅整体价格仍保持低位,长期来看,产能置换引发的供需错配现象将推动社会库存去化,硅材料价格或迎来向上转折。需求端方面,各下游行业需求表现不一,多晶硅需求受光伏行业影响波动较大,有机硅整体需求增长缓慢,铝合金需求相对稳定。 正文 一、政策环境 《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在优化产能布局和推进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方面奠定行业环境总基调,预计 2025 年硅材料政策环境将保持稳定,继续聚焦于节能降碳。 2024 年 5 月,国务院印发的《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节能降碳方案》”)中提出“合理布局硅、锂、镁等行业新增产能”,要求“新建多晶硅、锂电池正负极项目能效须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推进节能降碳改造,推广“大型矿热炉制硅等先进技术”。《节能降碳方案》在优化产能布局和推进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方面奠定行业环境总基调,预计 2025 年硅材料政策环境将保持稳定,继续聚焦于节能降碳。 加强硅等矿产资源的高值利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高端化发展。 2024 年 7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 年)》,其中提出要重点加强硅等矿产资源的高值利用,发展新型有机硅单体以及高性能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等先进硅材料,提升氟硅材料及制品等领域关键产品供给能力,通过应用硅树脂分子结构调控及分析检测技术等新技术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一致性。同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高端化发展。 行业政策高标准严要求,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转型升级,落后产能市场化出清,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2024 年 1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 年本)》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 年本)》对新建及改扩建硅料、硅片和电池的能耗及水耗要求趋严,旨在通过加强技术创新、降本提质的方式,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出清落后行业研究 化工行业研究 2 产能。同时增加光伏产品碳足迹核算等要求,引导产业提升绿色发展水平,通过高标准严要求,推进转型升级,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二、主要行业指标 2023 年以来,中国工业硅产能、产量均保持增长,社会库存处于高位,有待消化,市场呈现产能过剩局面;工业硅期货价格整体呈下降态势,预计 2025 年,工业硅整体价格仍保持低位,长期来看,产能置换引发的供需错配现象将推动社会库存去化,供需关系可能改变,硅材料价格或迎来向上转折。 2023 年以来,全球硅产能持续增长,2023 年合计约 764 万吨,同比增长 7.5%;2024年合计约 892 万吨,同比增长 20.2%,增速显著提升。产能分布上,中国、巴西、美国、挪威、法国、俄罗斯以及德国是主要产地,中国产能占据重要地位。2023 年,中国工业硅产能为 614 万吨,2024 年达到 714 万吨,占全球总产能比重约 80%,新增产能贡献主要来源于部分项目投产,叠加个别企业矿热炉升级改造。 供应方面,2023 年全球硅产量 481 万吨,同比增长 8%;2024 年为 595 万吨,同比增长 23.7%。我国 2023 年工业硅产量 380 万吨,同比增长 9%,主要集中在新疆、云南、四川等地,其中新疆地区产量 178 万吨,占国内产量 47%。2024 年,我国工业硅产量 490万吨,同比增长 29%,新疆地区产量 259 万吨,占比 53%。随着高负荷产能市场化出清,2025 年需关注政策调整及市场情绪变化对产量变动情况的影响。 图 1 2023 年以来我国每月硅产量(左轴,万吨)及当月环比变动(右轴,%)情况 数据来源:iFind,大公国际整理 需求方面,2023 年全球硅消费量为 559 万吨,同比增长 15%,其中,中国硅消费量-20.00-15.00-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23-012023-022023-032023-042023-052023-062023-072023-082023-092023-102023-112023-122024-012024-022024-032024-042024-052024-062024-072024-082024-092024-102024-112024-12硅:产量:当月值硅:产量:当月环比3 为 381 万吨,从中游行业角度来看,多晶硅、有机硅、铝合金等行业硅消费量分别为180.5 万吨、116.7 万吨、68 万吨。2023 年以来,中国硅材料社会库存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处于高位,截至 2025 年 2 月 7 日,中国硅材料周度社会库存合计 54.3 万吨。整体来看,硅材料存在产能过剩的状况,社会库存有待消化。 期货合约价格方面,2023 年以来,工业硅期货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2023 年 8 月前后,受部分北方地区工厂减产等市场舆论影响,价格反弹;2023 年 9 月~2024 年 5月,中下游产品端补库需求逐渐减弱,市场高库存形成供需错配,期货价格持续下行;2024 年 5~6 月,光伏行业利好政策陆续出台,国家能源局宣布启用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节能降碳方案明确提出“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开发利用”、“2024 年底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财政部下达 2024 年度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预算,明确了补贴资金的优先拨付顺序和条件,包括光伏扶贫项目、竞价光伏项目以及“以收定支”原则确定的项目等,河北省、广东省等多地规划分布式光伏建设,期货价格在政策刺激下有所回升;2024 年 6~8 月,西南地区丰水期复产情况良好,市场供给持续提升,期货价格再度下行;2024 年 9 月,受国际货币政策及国内增量政策影响,市场价格低位震荡;2024 年10 月,受美国商务部称“考虑部分撤销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影响,期货价格极速反弹;2024 年 11 月至今,西北地区工厂产量逐步提升,高库存压力下,硅价再次下行。整体来看,硅材料库存不断积累,处于近年历史高位,硅价承压。 图 2 2023 年以来工业硅期货收盘价(元/吨) 数据来源:iFind,大公国际整理 为改善光伏产业链相关产品价格承压态势,2024 年 10 月 14 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联合 16 家光伏头部企业召开“防止恶性竞争”座谈会;10 月 18 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光伏组件最低成本价 0.68 元/瓦,倡议投标中标价格不低于最低成本价;2024 年12 月 5 日,业内数家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联合签署自律公约的基础上,就产能配额8000.0010000.0012000.0014000.0016000.0018000.0020000.004 事宜进行了商讨。随着行业自律协议
[大公国际]:硅材料行业运营情况跟踪及2025年展望,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64M,页数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