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担保行业2025年信用风险展望:业务承压谋破局之径 政策助力拓“新”域布局
信用风险展望 | 融资担保行业 1 融资担保行业 2025 年信用风险展望 业务承压谋破局之径 政策助力拓“新”域布局 目录 行业政策 ................................................... 2 业务运营 ................................................... 3 资产质量 ................................................... 6 盈利能力 ................................................... 7 流动性 ....................................................... 9 资本充足性 ............................................. 10 信用质量 ................................................. 12 2024 年,融资担保行业政策以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及科技创新领域融资为主要导向,担保机构市场化业务的重心仍在城投债担保,但受市场利率下行、多方面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债券担保业务规模收缩,盈利增长承压。预计 2025 年,融资担保行业竞争格局延续,信用质量保持稳定,资产质量和流动性风险整体可控,但资本扩张速度放缓,盈利能力将继续承压。 行业政策:2024 年,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政策导向依旧,同时国家政策持续引导资源配置到小微、“三农”及科技创新领域;预计 2025 年,担保机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力度将加大,同时增量财政政策有望滴灌至融资担保行业,担保机构或将获得更多的地方政府支持。 业务运营:2024 年,担保机构市场化业务的重心仍在城投债,但债券担保业务规模收缩,市场化贷款担保业务审慎发展;预计 2025 年,创新类融资性担保业务及非融资性担保业务或为担保机构形成差异化竞争力的关注方向,但境外债业务拓展存在政策变动的不确定性,债券担保业务规模下降态势延续。 资产质量:2024 年,担保机构的贷款担保业务代偿压力较大;预计 2025 年,担保机构贷款担保业务的代偿支出仍可能对其资金形成一定占用,但资产质量整体可控。 盈利能力:2024 年,担保机构担保费率保持低位水平,担保业务收入增长承压,资金业务收入下降;预计 2025 年,担保机构盈利能力将继续承压。 流动性:2024 年,担保机构杠杆水平整体较低,表内债务管理压力较小;预计 2025 年,担保机构的高流动性资产仍能够有效覆盖有息债务和贷款担保业务的代偿冲击,流动性风险整体可控。 资本充足性:2024 年,市场化担保机构的资本补充需求下降;预计 2025 年,担保机构的资本水平将保持分化特征,行业资本扩张速度放缓。 信用质量:2024 年,开展债券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整体信用水平较高,且高信用级别的担保机构以省级国有、全国股份制担保机构为主,预计 2025 年,我国融资担保行业整体信用质量将维持稳定。 分析师 张 瑶 010-67413324 金融部 行业组长 zhangyao@dagongcredit.com 周立干 010-67413461 金融部 分析师 zhouligan@dagongcredit.com 尚玉欣 010-67413306 金融部 分析师 shangyuxin@dagongcredit.com 客户服务 电话:010-67413300 客服:4008-84-4008 Email:research@dagongcredit.com 2025 年 1 月 17 日 信用风险展望 融资担保行业 信用风险展望 | 融资担保行业 2 行业政策 2024 年,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政策导向依旧,同时国家政策持续引导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配置资源到小微、“三农”及科技创新领域;预计 2025 年,担保机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力度将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将进一步得到缓解;同时,增量财政政策有望滴灌至融资担保行业,担保机构或将获得更多的地方政府支持。 2024 年以来,国家政策强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在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加大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力度、加强对新质生产力的金融支持的政策背景下,国家政策持续引导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维持切实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旨在强化担保机构政策性、准公共性职能,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小微、“三农”及科技创新领域。2024 年 7 月,财政部会同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实施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的通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创新。2024 年 8 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多措并举激发金融机构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担保方式,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聚焦小微和“三农”主体。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落实国家政策要求,出台政策指导区域内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更好服务于中小微企业融资。2024 年 6 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提出加大金融惠企服务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率不超过 1%。2024 年 10 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本市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 2024 年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业务规模扩大到 1,200 亿元,强化银担风险共担机制,夯实中央和上海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风险分担机制;同时,提出加强科技型企业担保增信,在上述担保基金中单列 50 亿元,推动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提升科技型企业担保额度上限。 预计 2025 年,国家政策将继续支持各地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深化,担保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力度将继续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将进一步缓解;同时,随着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增量财政政策有望滴灌至融资担保行业,担保机构或将在资本补充、政策补贴和分险机制等方面获得地方政府更多支持。
[大公国际]:融资担保行业2025年信用风险展望:业务承压谋破局之径 政策助力拓“新”域布局,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M,页数1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