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2025年中央一号文点评-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聚焦粮食、畜牧与农业科技三大方向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 | 2025年02月24日优于大市12025 年中央一号文点评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聚焦粮食、畜牧与农业科技三大方向 行业研究·行业快评 农林牧渔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证券分析师:鲁家瑞021-61761016lujiarui@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20110002证券分析师:李瑞楠021-60893308liruinan@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23030001证券分析师:江海航010-88005306jianghaihang@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24070003事项: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于 2 月 23 日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国信农业观点:1)2025 年的一号文,我们认为核心点聚焦粮食、畜牧与农业科技三大方向,其中,粮食方面,认可了过去粮食增产工作,定位粮食丰收基调,提到发展森林食品,丰富“森林粮库”。畜牧方面,提到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其中,促进生猪平稳发展;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农业科技方面,强调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2)与往年一号文对比,2025 年一号文首次提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将生物育种、无人机、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纳入农业核心驱动力,强调智慧农业平台整合与全环节单产提升;同时首次明确“发展县域富民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更深远的发展动力。3)风险提示:恶劣天气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不可控的动物疫情引发的潜在风险,转基因落地推进不及预期风险。4)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还是细分行业龙头的创新,看好管理层优秀的龙头企业,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此外,肉牛、奶牛行业处于亏损磨底阶段,建议关注牛周期机会。标的方面,生猪推荐: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华统股份、巨星农牧、神农集团等;禽推荐:立华股份、益生股份、圣农发展等;饲料推荐:海大集团;肉制品推荐:双汇发展;种业推荐:荃银高科、隆平高科、丰乐种业、大北农、登海种业等;种植推荐:海南橡胶、北大荒、苏垦农发等;动保推荐:瑞普生物、科前生物、回盛生物等。评论: 2025 年一号文核心关注粮食、畜牧与农业科技三大方向。粮食方面,2025 年一号文认可了过去粮食增产的工作,定位粮食丰收基调。在连续多年提出“稳定 1.3 万亿斤产量”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强调整乡整县推进、全环节科学管理,并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结合,目标不仅是产能增长,更是农业生产效率的全面提升。此外,提到了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森林食品,丰富“森林粮库”。畜牧方面,提到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其中,强调生猪做好产能监测和调控,促进平稳发展。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稳定基础产能。提升饲草生产能力,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农业科技方面,强调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挥“南繁硅谷”等重大农业科研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等研发应用,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2 2025 年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细分行业龙头或迎发展新机遇。相较于以往的中央一号文,2025 年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将生物育种、无人机、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纳入农业生产核心驱动力,强化科研平台作用(如“南繁硅谷”),加快突破性品种研发,推动农机装备智能化升级。我们认为未来种业与农机领域有望成为农业科技核心赋能的重点方向。对于种业,近年中央对于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的关注度持续提升,从 2021 年首次提到“生物育种”,并提出“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到 2022 年的“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2023 年的“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有序扩大试点范围,规范种植管理”、2024 年的“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2025 年进一步强调要“发挥南繁硅谷等重大农业科研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我们认为生物育种产业化作为提升粮食单产的重要抓手,且有望受益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未来生物育种渗透率有望继续加速提升。表1:2025 年中央一号文与 2024 年对比的重要变化一览表时间中央一号文中关于农业细分子行业描述对比2025 年1)粮食: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多措并举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挖掘油菜、花生扩种潜力,支持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推动棉花、糖料、天然橡胶等稳产提质。落实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降低产粮大县农业保险县级保费补贴承担比例,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2)畜牧: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做好生猪产能监测和调控,促进平稳发展。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稳定基础产能。落实灭菌乳国家标准,支持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3)种业: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挥“南繁硅谷”等重大农业科研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4)农机: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等研发应用,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2024 年1)粮食: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 1.3 万亿斤以上。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支持发展高油高产品种。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2)畜牧:加强“菜篮子”产品应急保供基地建设,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机制,稳定牛羊肉基础生产能力。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促进鲜奶消费。3)种业: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开展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4)农机: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开辟急需适用农机鉴定“绿色通道”。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表2:2025 年中央一号文关于种业的
[国信证券]:农林牧渔:2025年中央一号文点评-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聚焦粮食、畜牧与农业科技三大方向,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2M,页数8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