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工业硅期货提振新能源产业发展稳步向前
工业硅期货提振新能源产业发展稳步向前-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新能源产业发展作为全球能源转型升级的主要中坚力量,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碳中和改善有不可获缺的作用。我国近几年新能源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的高速增长,发展势头亦是不容小觑。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在政策、市场、技术的推动下,我国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在产业规模、技术、成本等方面形成全球领先的竞争优势。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崛起,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目标产业为发掘标的,也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指路明灯和关键舵手。工业硅期货作为广期所上市的第一个新能源绿色金属期货,标志着我国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指向性和引导性,同时在当前碳中和碳达峰的号召下,工业硅期货的上市助推了我国新能源绿色产业昂首向前,也为我国实现新能源绿色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马舍瑞夫从业资格证号:F3053076投资分析证号:Z0015873王楚豪从业资格证号:F03101706投资分析证号:TN035626: 029-68764822: wangchuhao@ ca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声明部分!放心的选择 贴心的服务长安研究目录一、 新能源产业发展概述................................................................................... 21.1 全球动荡能源危机暗流涌动,能源转型迫在眉睫...................................... 31.2 风力发电稳步提升,海上发电再上新台阶.................................................. 31.3 储能发展空间无限,氢能“元年”大展宏图...................................................31.4 光伏革命来势滔滔,工业硅产业蓄势待发.................................................. 4二、工业硅产业基本面核心驱动力梳理............................................................ 52.1 工业硅产能一骑绝尘,逐月递增进度明显.................................................. 62.2 工业硅库存累库较强,需求不振拖累明显.................................................. 62.3 工业硅出口逐年下调,各国相互制衡明显.................................................. 72.4 需求侧共振影响整体产业链,工业硅下游市场波澜诡谲.......................... 7三、多晶硅及光伏产业情况................................................................................ 83.1 多晶硅产量提升助力光伏产业蓬勃发展...................................................... 93.2 电池片出口递增明显,半导体企业竞争加剧.............................................. 93.3 企业电池片技术突破难关,装机提振光伏产业高景气发展.................... 10四、工业硅期货发挥的功能作用...................................................................... 104.1 广期所成立推出工业硅期货,打响新能源绿色“战斗”第一枪.................104.2 工业硅期货发挥价格“晴雨表”,公开透明增强联动性.............................114.3 工业硅期货助力企业风险管理,对冲风险优化产业链效率.................... 114.4 工业硅期货期现结合优化生产,联结上下游整体布局............................ 11五、结论.............................................................................................................. 12oPxOsQtQtRnQoQtRtPzQzRaQ8Q7NsQpPoMnOjMpOoOeRsQnO9PnMsPNZrRoRuOmNqP长安研究一、新能源产业发展概述1.1 全球动荡能源危机暗流涌动,能源转型迫在眉睫2022年,受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能源危机和能源安全成为各国核心议题。全球战争频发导致能源枯竭,资源紧缺,化石能源价格推至高位,许多国家被迫重启煤电、延迟退出核电,能源转型进程短期明显受阻。此时全球目光转向了对于新能源的挖掘和对于旧能源的转型替代,新能源作为长期平衡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的最优选项,赢得了全世界的目光。据IEA估计,2022年,全球能源投资总额创纪录,达2.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5%。其中非化石能源投资等新能源代表占比提高至60%,可见新能源投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1.2 风力发电稳步提升,海上发电再上新台阶新能源产业分支方向众多,现今市场主流电力装机技术主要由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海洋发电,潮汐发电等,其中风力发电替代能源发电发展时间最久,进程最深入,效果也是最明显。2022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3.65×108kW,同比增长11.2%,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当前我国风电新增装机主要向资源条件较好的北方省区倾斜,新增装机占比均超过75%,同比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而海洋风电项目的加速推进也势在必行,放眼全国在建的与前期启动的海上风电项目合计规模已经达到2500×104kW。沿海区域如广东、浙江、山东等海上风电大省也在政策引导下积极出台地方财政补贴等政策,大力推进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同时在大功率风机制造技术不断进步的推动下,海上风电成本明显下降,部分资源条件好的海上风电项目有望实现平价;在大部分省区,陆上风电度电成本已低于平价水平,这也是海上发电装机技术发展迅速的原因,但受陆地风速及运输半径限制,陆上风机成本降幅有限,下降趋势放缓。预计未来三年我国海上风电将再上一个新台阶,迎来质的飞跃。1.3 储能发展空间无限,氢能“元年”大展宏图2022年,储能和氢
[长安期货]: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工业硅期货提振新能源产业发展稳步向前,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M,页数1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