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金融数据点评:实体流动性正在“消失”?

宏 观 研 究 2023.12.14 1 敬 请 关 注 文 后 特 别 声 明 与 免 责 条 款 数 据 点 评 实体流动性正在“消失”? ——2023 年 11 月金融数据点评 分析师 芦哲 登记编号:S1220523120001 相 关 研 究 《CPI 增速何时回正? ——11 月通胀数据点评》2023.12.10 《基数效应带动出口自 5 月以来首次转正——11 月出口数据点评》2023.12.07 2023 年 12 月 13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11 月份金融统计数据,具体来看: (1) 社会融资规模:11 月份新增社融 2.45 万亿,同比多增 0.46 万亿。截止 11 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上升 0.1 个百分点至 9.4%。从社融的结构来看,政府债券融资是 11 月社融同比多增的主要贡献项,11 月政府债券融资 11500 亿,同比多增 0.5 万亿,排除政府债券融资外社融其他项目合计同比少增 317 亿;社融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11100 亿,同比少增 348 亿;外币贷款减少 357 亿,同比少减 291亿元;新增企业债券融资 1330 亿,同比多增 726 亿;对 11 月社融形成拖累的主要是股票融资和新增人民币贷款,分别同比少增 429亿和 348 亿。 (2) 贷款投放:11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1.09 万亿,同比少增 1200 亿。截止 11 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0.80%,增速较上月下降 0.1 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居民中长贷增加 2331 亿,同比多增 228 亿;企业中长贷增加 4460 亿,同比少增 2907 亿;对 11 月信贷形成拖累的主要是企业中长贷和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分别同比少增 2907 亿和 108 亿;企业短贷和票据融资部分对冲了这两项的拖累,分别同比多增 1946 亿和 543 亿。 (3) 货币供应:11 月末 M2 同比增长 10.00%,环比回落 0.3 个百分点,同比下降 2.4 个百分点;M1 同比增长 1.30%,环比回落 0.6 个百分点,同比回落 3.3 个百分点,M2-M1 剪刀差走阔 0.3 个百分点至8.70%。 (4) 流动性环境:M2-M1 剪刀差走阔 0.3 个百分点至 8.70 个百分点,继续处于较高水平;M2 增速下降导致社融和贷款增速与 M2 增速的剪刀差双双上升,前者回升至-0.6 个百分点,后者上升在 0.8 个百分点。 财政发力稳信用,实体经济贷款需求疲弱。11 月社融总量较高,但较 10 月增量较低,推动社融同比多增的分项依旧是政府债券融资。(1)实体经济表内贷款平稳增长,金融机构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 1368 亿,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 348 亿,11 月金融机构口径贷款增量明显低于2020 年以来 11 月均值,11 月贷款投放较 10 月增量也明显下降,在央行三季度货政报告“统筹衔接好年末年初信贷工作, 适度平滑信贷波动”的要求下,11 月新增贷款反而同比少增,或指向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疲弱,前 11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 21.58 万亿元,比 2022 年同期同比多增 1.55 万亿元,而 2022 年全年新增贷款 21.31 万亿元,今年前 11 个月同比多增的贷款投放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如果金融机构要做好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的贷款平滑,就要求 12 月份贷款投放保持积极态势;(2)政府债券融资继续是推动 11 月份新增社融的主要贡献项,特殊再融资券和增发国债联合推动社融扩张,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幅度持续高于其他项目同比多增幅度之和;(3)从新增贷款的结构来看,11 月份贷款同比少增的主要拖累项是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11 月仅增长 4460 亿,同比少增 2907 亿元,反而是企业短贷和票据融资同比分别多增 1946 亿和 543 亿,企业贷款再现短贷和方 正 证 券 研 究 所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数据点评 2 敬 请 关 注 文 后 特 别 声 明 与 免 责 条 款 票据冲量特征,除却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之外,或也存在将贷款项目“积攒”至年末冲量的冲动。居民部门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保持稳定,分别同比多增 69 亿和 228 亿。 2024 年居民存款是否有可能释放?11 月居民、企业存款均季节性增加,企业存款增加幅度与去年同期差别不大,而居民部门受去年同期疫情扰动等因素影响同比大幅少增,但与近五年均值水平接近。2022-2023 两年居民存款持续多增,其中一方面是由于“预防性储蓄”增加,另一方面也有资产回报率下行、存款相对比价上升等因素。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在货币政策层面加入了价格水平预期目标表述,结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三季度货政报告都提及要“加强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社融、货币供应与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匹配或意味着需要扩大消费、刺激有效需求扩张,央行或需抬升代表经济活化程度的 M1 增速,鼓励居民部门明年释放储蓄。 实体流动性正在“消失”?11 月 M1 增速降低至 1.30%,回顾历史上 3 次 M1增速的触底反弹,和当前经济形势颇为类似的是 2014 年-2015 年的情形,但是 2015 年 6 月份开始,M1 增速触底反弹,当时 M1 高增长的原因是“中长期利率下行+地产市场活跃+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中长期利率下行降低了持有活期存款的机会成本;地产市场活跃促使居民储蓄存款转向非金融企业活期存款;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导致部分资金暂时性沉淀在活期存款,以上三个方面是上一轮 M1 增速高增长的主要原因。今年以来,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调,利率曲线也在压平;地方政府债务也处于化债过程中,可并未形成M1 的增长,M1 增速不断下降形成“流动性消失之谜”,由于 M1 的主要构成是非金融企业的活期存款,结合 2015 年-2016 年 M1 高增长的经验:(1)今年以来,尽管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调,国有大行 3 年期和 5 年期存款利率已经倒挂,但是相比于稀缺的投资机会和下行的投资回报率,持有活期存款的性价比并不高,非金融企业随时准备进行资本开支或等待更好投资机会的诉求不高,持有活期存款的流动性偏好持续下行;(2)2015 年开启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由于资金到位和债务偿还之间存在时滞,导致非金融企业在获得偿债资金之后还能形成短暂的活期存款,本轮“化债”从资金到位到偿付债务之间所需时滞或比 2015 年更长。综上,M1 低增速且不断走低的核心还是在于缺乏一个流动性传导机制,2015 年地产市场活跃是畅通货币周转的重要机制,虽然 2023 年不断调降存款利率,但可能难以阻止实体部门流动性偏好持续下行。 市场:寻找“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的落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表明货币政策已经注意到“通缩”的潜在风险在上升,中介目标也适当从盯住名义GDP 转变为盯住“实际 GDP+目标通胀率”,然而由于“通胀目标”和“实际通胀”之间还存在一定落差

立即下载
金融
2023-12-14
方正证券
4页
0.53M
收藏
分享

[方正证券]:2023年11月金融数据点评:实体流动性正在“消失”?,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53M,页数4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美国平均时薪同比和通胀
金融
2023-12-14
来源:宏观经济研究:美联储加息结束,降息仍需要等待
查看原文
CME Fed 预期 2024 年 3 月美联储降息概率
金融
2023-12-14
来源:宏观经济研究:美联储加息结束,降息仍需要等待
查看原文
美联储经济预测
金融
2023-12-14
来源:宏观经济研究:美联储加息结束,降息仍需要等待
查看原文
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 %
金融
2023-12-14
来源:宏观经济研究:美联储加息结束,降息仍需要等待
查看原文
图 7 社融存量同比小幅回升 图 8 M1、M2 回落,剪刀差扩大(%)
金融
2023-12-14
来源:11月金融数据分析:货币政策发力的必要性在增加
查看原文
新增财政存款与季节性水平相当 图 10:新增非银存款超过季节性水平
金融
2023-12-14
来源:2023年11月金融数据点评:M2与M1增速差进一步扩大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