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2024年投资策略:轻舟已过万重山

美股 2024 年投资策略 策略报告 轻舟已过万重山 2023 年 12 月 22 日 第一上海证券有限公司 www.mystockhk.com 李倩 852-25321539 Chuck.li@firstshanghai.com.hk 韩啸宇 852-25321539 Peter.han@firstshanghai.com.hk 唐伊莲 852-25321539 alice.tang@firstshanghai.com.hk 2023年回顾 在 2023 年的大部分时间,各种数据的噪音干扰层出不穷,经济学家和策略师们观点分歧极大,预测衰退、滞胀和股市下跌的声音不绝于耳。“扑朔迷离”是个常被用来描绘美国股债两市的词汇。最终,美股在一片唱空声中,指数在 2023 年一季度见底。并且经受住了一系列的考验,包括 3 月份的中小银行挤兑危机,5 月份的国债上限危机,9 月底的联邦预算危机,和 10 月份开始的巴以冲突危机,终于在年底前突破前高,完美收官。正所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024年前瞻 经济增速大幅放缓,小概率衰退:进入明年,企业如果看到收入增长放缓,有更多动力裁员增效,影响消费。与之对冲的是,投资在增加:既包括被财政刺激吸引的制造业回流、绿色能源建设,也包括生成式 AI 带来的新增 IT 资本支出。至于政府财政刺激,在预算约束下,明年估计会很少。总的看起来,虽然经济增速放缓,甚至不排除轻微衰退,但软着陆可能性更大。 核心通胀必然下降:资本家不是慈善家,工会力量虽然崛起很快,但联储的动作还是快了一步。能源价格,不太会有大的上涨。长期逻辑清晰:美国能源自给自足,OPEC+由于国家预算约束无法长期减产。房价和租金也趋于稳定;随着疫情导致的供应链扰动消除,汽车价格下降。这些都会降低通胀。劳动参与率持续回升,非法移民的涌入,也有助于缓解劳动力稀缺的压力,降低核心通胀。 利率会持续下降:长期利率上不去,中性利率不可能上升,婴儿潮开始大规模退休了,消费和生产都会同步缩水。AI 的应用还很窄,提升生产率的程度还不足以抵消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政策利率加息结束。联储大概率在明年下半年开始减息,虽然并不排除在拜登的压力下提前减息。 股票基本没有泡沫:美股是弱有效率的。股价会有波动,但大致还是围绕着内在价值的。指数内其他板块涨得少。未盈利的科技股年内虽然有反弹,但是远没有回到 2021 年泡沫时的高点。 风险:大选年,美国的国内政治斗争将占据新闻头条,并可能引发市场的动荡不安,商业地产和企业垃圾债存在一定的风险,企业在低利率时期的融资逐步到期,需要借新还旧,在当下的高利率环境下,利率支出会大幅上升。现金流不好的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后果有可能溢出到银行,负面影响市场整体。在联储减息前后,有可能再来一次股票泡沫,推涨到一个超出基本面支持的程度,从而带来一个不小幅度的波动。长期看,随着政府预算赤字持续扩大,美国面临国债无法收敛的风险,从而导致信用评级下调,联储和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受到约束,一旦再次出现类似疫情的危机,后果很难预测。 第一上海证券有限公司 2023 年 12 月 - 2 - 本报告不可对加拿大、日本、美国地区及美国籍人士发放 2024 年美股首选公司    苹果(AAPL): iPhone15 多项升级驱动换机,Mac 更新周期后表现疲软    拼多多(PDD):三季报再超预期,第二增长曲线初获验证    微软(MSFT): AI 推动云计算增速复苏趋势明显,PC 业务否极泰来    奈飞(NFLX):Q4 内容储备丰富,稳定释放利润和现金流  MetaPlatforms(META):Reels 货币化高歌猛进,中东地区战争短期将影响收入    英伟达(NVDA):数据中心高歌猛进,中国区销量受管制法规影响将大幅下降    特斯拉(TSLA):储能业务再创佳绩,Cybertruck 即将开启交付    赛富时(CRM):营业收入增长仍具韧性,回购规模升至 200 亿美元    波音(BA): 双通道客机订单强劲,BDS 部门需改革提升效率 我们覆盖的上市公司及评价  买入:亚马逊(AMZN)、波音(BA)、赛富时(CRM)、MetaPlatforms(META)、微软(MSFT)、奈飞(NFLX)、冬海集团(SE)、特斯拉(TSLA)、阿里巴巴(BABA)、英伟达(NVDA)、京东(JD)、网易(NTES)、拼多多(PDD)  持有:哔哩哔哩(BILI)、苹果(AAPL)第一上海证券有限公司 2023 年 12 月 - 3 - 本报告不可对加拿大、日本、美国地区及美国国籍人士发放 2023 年回顾 1. 疫情后的美股走势拉长时间看得更清楚。四个字可以概括:过犹不及。2020 年的疫情,财政和货币双重刺激,不但缓解了经济冲击,而且极大地拉动了电商、IT、互联网的发展,相关股票的暴涨刺激了管理层的非理性扩张。供应链的“牛鞭效应”在人力资源领域也彰显威力:硅谷巨头们疯狂扩张,囤积“码农”,高薪养懒。2021 年拜登上台后,民主党政府的三个法案,2 万亿美元的额外刺激,则属于火上浇油,叠加疫情导致的供应链瓶颈,推高了通胀。鲍威尔错估了人性,为了继续刺激就业而善意但是错误地把政策利率长期保持在低位,对通胀抬头的最初信号反应迟缓,错过了最佳干预期。通胀从 2022 年初开始失控,联储也被迫疯狂超预期加息追赶。一时间泥沙俱下,玉石俱焚,股债双杀。 2. 美股就是在这样的哀鸿遍野中进入 2023 年的。在大半年时间里,市场就像是坐在车后排的小孩子,鲍威尔就像是掌握方向盘的爸爸。在开往度假地的漫长道途中,小孩子每隔十分钟就要问一次:Are we there yet? 我们到了吗?加息结束了吗?市场总是一次次在联储停止加息的憧憬中向上冲击,而鲍威尔在一次又一次的议息会议后给市场泼冷水,稳步加息,制造一次次的暴跌惨案。 3. 不谙俗务的学者耶伦,是个不合格的 CFO,她领导下的美国财政部今年表现糟糕透顶。在长期国债利率低迷的时候,她没有及时抓住机会发债;等到下半年国债利率飙升的时候,她被迫发行海量国债,进一步吸干流动性,形成恶性循环,把十年国债推高到 5%的罕见高位。美股也不幸被高企的利率拖累,从 7 月的高位持续下跌到 10 月底。 4. 在联储不断打压市场的过程中,以对冲基金为首的空头们一路肆虐,做趋势的墙头草量化基金则为虎作伥、放大波动,主动管理的多头长线资金们在业绩压力下降低股票仓位,他们的散户同盟军们则作鸟兽散,纷纷涌向货币基金。 5. 在 2023 年的大部分时间,各种数据的噪音干扰层出不穷,经济学家和策略师们观点分歧极大,预测衰退、滞胀和股市下跌的声音不绝于耳。“扑朔迷离”是个常被用来描绘美国股债两市的词汇。但是,我们坚持认为:美国企业有高度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会快速纠错,裁员增效,从而达到降低通胀和提高业绩的双重效果;美国国债在下半年的抛售也是短期流动性叠加空头作祟的结果,而非所谓的“中性利率提升”,因此并不可持续。 6. 最终,美股还是如我们的预期,在一片唱空声中,指数在 2023 年一季度见底。并且经受住了一系

立即下载
综合
2023-12-24
第一上海
30页
2.14M
收藏
分享

[第一上海]:美股2024年投资策略:轻舟已过万重山,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14M,页数30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近期申报企业财务信息(更新时间:2023.12.18~2023.12.22)
综合
2023-12-24
来源: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周观察:北交所完善权益分派及股份回购规则,改革制度举措持续落地
查看原文
2023 年初至今 76 家上市企业的首日涨跌幅均值为 55.37%,首日涨跌幅中值为 24.18%
综合
2023-12-24
来源: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周观察:北交所完善权益分派及股份回购规则,改革制度举措持续落地
查看原文
2023 年初至今 76 家上市企业的发行市盈率均值为 16.83X
综合
2023-12-24
来源: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周观察:北交所完善权益分派及股份回购规则,改革制度举措持续落地
查看原文
北证 50 指数报 992.82 点,周度下跌 1.58% 图6:沪深 300、科创 50 和创业板指指数周度下跌
综合
2023-12-24
来源: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周观察:北交所完善权益分派及股份回购规则,改革制度举措持续落地
查看原文
北证 50 指数 PE TTM 26.5X
综合
2023-12-24
来源: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周观察:北交所完善权益分派及股份回购规则,改革制度举措持续落地
查看原文
北证 A 股本周日均成交额 175 亿元(+15%) 图3:北证 A 股本周日均换手率达 13.28%(+0.76pcts)
综合
2023-12-24
来源: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周观察:北交所完善权益分派及股份回购规则,改革制度举措持续落地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