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2024年去产能:行业、路径与影响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经济研究 2024 年 02 月 23 日 宏观专题 2024 年去产能:行业、路径与影响 2023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隔 4 年重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前期报告《新思路、新对策—逐句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我们指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可能包括钢铁、煤炭、光伏等行业。本文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析:哪些行业可能存在产能过剩;后续可能如何化解;“去产能”影响如何等。 核心观点:综合 4 大维度测算,当前产能过剩最明确的行业包括:非金属矿物(水泥)、电气机械(新能源相关,尤其是光伏、组件、硅料等)、石化化工、纺织等;其次包括:汽车制造(卡车)、通信电子、专用设备。此外,环保、安全等同样可能对生产形成扰动,重点关注钢铁、石化、建筑、交通等行业“节能降碳改造”,以及煤炭安全生产。针对不同行业,2024 年去产能可能有 4 种路径。 一、为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隔 4 年重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核心原因在于工业产能利用率明显回落。具体看,截至 2023 年 12 月,我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 75.9%,相比 2021 年的高点下降 2.5 个百分点,相比 2017-2019 年均值下降 1.3 个百分点;同样显著低于美国、欧元区(20 国)的产能利用率均值 78.5%、80.8%。 二、4 大维度看产能过剩可能涉及的行业? >维度 1:部委的相关表述:不少行业存在“低端产能过剩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结构性问题,重点关注两类:1)传统行业:包括钢铁、建材(水泥等)、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2)新兴行业:包括新能源相关,光伏、组件、多晶硅等。 >维度 2:行业产能利用率:1)大类行业看,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偏低,采矿、公用事业产能利用率仍偏高。2)细分行业看,非金属矿物(水泥)产能利用率明显偏低,纺织、食品制造、电气机械、通信电子、黑色冶炼等产能利用率同样偏低。 >维度 3:行业营收利润率:煤炭、油气开采等利润率偏高,产能过剩风险不大;利润率偏低的行业包括:上游原材料的黑色、非金属矿物、化纤;中游设备的废弃资源、汽车制造;下游消费品的农副食品、造纸、纺织;公用事业的燃气生产等。 >维度 4:行业 PPI 涨跌幅:价格相对产能利用率高点时下降、且价格偏低的行业包括:非金属矿物、造纸、橡胶塑料、电子通信、汽车、印刷等;纺织、电气机械、专用设备 PPI 相对产能利用率高点时持平,但绝对水平偏低,也有产能过剩风险。 此外,除上述 4 个维度,环保、安全同样可能对生产形成扰动,也需重点关注,尤其是钢铁、石化、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以及煤炭安全生产。 三、本轮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特征如何? >本轮产能过剩的原因:1)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主要源于需求不足,包括地产下行、消费不及预期、出口下降;2)新兴行业:产能过剩源于产能扩张、供给增加。 >本轮产能过剩的特征:1)相比历史 3 轮产能过剩,幅度并不算高;2)涉及行业更加分散,包括化工、建材等上游行业,也包括中下游纺织、食品制造,以及新能源、通信电子等;3)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主要由需求因素导致、而非供给因素;4)新兴行业,产能过剩的同时,也是政策鼓励的方向,产能过剩和高资本开支共存。 四、以史为鉴,本轮产能过剩可能如何化解? 参考 1997-1999 年、2012-2018 年的情况,“去产能”需要供需两端共同发力,需求端政策包括“房改”、“棚改”货币化、加入 WTO 等;供给端行政命令色彩偏强。相比之下,本轮“去产能”需求增量可能来自“三大工程”;由于涉及到中下游、新兴行业,供给端政策行政命令色彩可能更低。具体看,可能存在 4 种路径: 1)通信电子、医药等行业:产能过剩主要源于海外需求的周期性下行,政策可能不会过多干预;即使有,可能会更多地着眼于限制中低端产能、鼓励高端产能。 2)钢铁、有色等传统行业:当前产能过剩并不明显,应以巩固前一轮“去产能”成果为主,可能采用“回头看”等方式;另外,可能继续关注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3)石化化工、建材、纺织等传统行业:可能采取“严格产能置换+转型升级”结合的方式化解产能过剩;另外,需求端政策也需配合,比如“三大工程”、出口等。 4)新能源+汽车制造(卡车为主)等行业:可能采用“限制低端产能新增投资+‘走出去’强化外部协作”的方式,比如加大对欧洲、“一带一路”国家出口。 五、“去产能”对经济、行业、资产影响如何? >“去产能”对经济的影响:1)工业增加值:参照历史经验,“去产能”阶段工业增加值趋于回落,并且政策要求越严格、下行斜率更快;2)制造业投资:“去产能”阶段制造业投资同样趋于回落;3)PPI:产能过剩阶段,相关行业 PPI 持续回落;相关行业 PPI 的回升,不仅需要供给端“去产能”,也要需求端的刺激配合。 >“去产能”对行业的影响:1)营收利润率:产能过剩阶段,相关行业利润率多数趋降;“去产能”阶段可能止跌甚至有所回升,如果存在需求端催化,利润率回升更快;2)资产负债率:产能过剩和“去产能”阶段,相关行业资产负债率都趋回落,尤其“去产能”阶段下降速度可能更快;当“去产能”政策告一段落或者相对松动之后,相关行业资产负债率下行可能趋缓,甚至有所回升。 >“去产能”对资产的影响:1)大宗商品价格:“去产能”可能阶段性推升大宗价格;如果存在需求端刺激,价格可能趋势性上行;2)股票行业表现:“去产能”相关行业并不一定能够获得持续超额收益;政策落地之前,可能存在情绪上的催化。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政策力度等超预期变化;模型测算有偏差。 作者 分析师 熊园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50004 邮箱:xiongyuan@gszq.com 分析师 刘安林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3020002 邮箱:liuanlin@gszq.com 相关研究 1、《新思路、新对策—逐句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3-12-13 2、《思路有变化—逐句解读 12.8 政治局会议》2023-12-08 3、《向变动要收益—2024 年经济与资产展望》2023-12-04 4、《城中村改造:特征、规模与影响》2023-09-20 5、《中美库存周期:共振补库何时开启?》2023-08-01 6、《从 PPI 上行可能性看库存周期演化路径》2019-04-28 2024 年 02 月 23 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内容目录 一、为何此时重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 3 二、4 大维度看产能过剩可能涉及的行业? ...............................................................................................
[国盛证券]:宏观专题:2024年去产能:行业、路径与影响,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9M,页数2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