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宏观:如何理解广义赤字率及财政的“净扩张”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 16 [Table_C ontacter] 本报告联系人: [Table_Page] 宏观经济研究报告 2024 年 3 月 12 日 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Title] 广发宏观 如何理解广义赤字率及财政的“净扩张” [Table_Author] 分析师: 吴棋滢 SAC 执证号:S0260519080003 SFC CE.no: BQN213 021-38003588 wuqiying@gf.com.cn [Table_Summary] 报告摘要: 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受关注的点之一是赤字率目标。我们应如何理解今年目标赤字率的 3.0%和目标赤字规模4.06 万亿元?首先,4.06 万亿赤字当中,地方赤字规模已连续第三年 7200 亿不变,中央赤字同比多增 1800亿,中央财政占比进一步提升,基本符合预期。其次,4.06 万亿元与 3.0%隐含的名义 GDP 假设是 135.33 万亿,同比增速为 7.4%;若按 5-6%的名义 GDP 增长率假设,则 4.06 万亿对应 3.04-3.07%的赤字率,可见政策已尽可能保证一个积极的赤字规模。再次,即便赤字率设在 3.2%,较 3.0%也仅多 2700 亿元左右,所以狭义财政弹性并不大。我们衡量财政积极程度,更多应关注广义赤字率。 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1提出:“赤字率拟按 3%安排,赤字规模 4.06 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 1800 亿元”。 首先看赤字规模 4.06 万亿元。今年赤字规模的边际增量(1800 亿元)均为中央赤字,即 2024 年目标赤字规模4.06 万亿元=中央赤字(33400 亿元,对应普通国债)+地方赤字(7200 亿元,对应新增一般债)。 这一安排符合预期,近年来由于地方债务压力增加,中央赤字规模占比逐年提高,自 2018 年的 65%,逐步上升至今年的 82%(图)。此外,自 2022 年地方赤字规模收缩至 7200 亿元后,今年已是地方赤字规模保持不变的第三年。 再看基于 4.06 万亿元的目标赤字率 3%。我们知道,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目标赤字率=目标赤字规模/隐含的名义 GDP 规模。因此前期报告《对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的理解》曾表示“按 4.06 万亿的赤字和 3%的赤字率对应 2024 年名义 GDP 为 135.33 万亿元,隐含名义 GDP 增长率 7.4%”、“从经验来看两个口径并非完全对应,但从侧面这一则反映 2024 年名义增长回升假设”。 基于此我们进一步测算,若 2024 年名义经济增速分别录得 5%、6%、7%,且目标赤字规模仍保持 4.06 万亿元不变,则所对应的目标赤字率为 3.07%、3.04%、3.01%(表)。 因此若“赤字率=赤字规模/名义 GDP”分母端名义 GDP 增速与市场基准预期保持一致,目标赤字率可能上升至 3.1%左右。但 0.1 个点的增幅影响较小,因此维持在 3.0%红线再叠加广义财政(超长期建设国债等)是较为合意的选择。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近年通过财政部口径倒算出来的名义 GDP 增速与实际情况往往差异较大(图)。 同时,近年传统的公共财政(一般公共预算)逐步倾斜民生领域,以基建为首的资本性开支占比已逐年下降至7.7%左右。从基建项目资金来源角度来看,随着近年专项债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其对基建项目的资金支持也在逐年增大。目标赤字率对基建为首的资本性开支的边际影响已相对有限,更多代表的是一种信号意义。基于以 1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3/content_6936260.htm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 / 16 [Table_PageText] 宏观经济研究报告 上两点,维持在 3.0%的赤字率红线再叠加广义财政扩张(超长期建设国债等)是较合意的政策选择。 近年,财政第一本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第二本账政府性基金预算角色分工进一步分化,第一本账支出更倾向于民生领域,第二本账中专项债对基建项目的支持力度有所增大。因此,近年来一般公共预算中基建相关支出占比由 2015 年的 10.6%逐渐下行至 7.7%(图)。 换言之,由于目标赤字率的增加主要带动的是普通国债增发,而普通国债增发主要用于填补第一本账一般公共预算的资金缺口,一般公共预算的资金缺口中用于基建的比例又在逐年下滑。因此,基建项目对赤字率边际变化的敏感性在下降;更多依赖于专项债、特别国债等广义财政工具。 2024 年狭义财政收入预算增速同比增长 3.3%,我们理解这一目标的设定主要是去年增值税等领域的高基数因素;非税收入连续数年高增后,其可持续性也需要反映在预算中;此外,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也将存在一些影响。从支出端来看,2024 年狭义财政支出占比提升较明显的分项一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等其他”,提升 0.35 个百分点,应与去年增发国债投向主要旨在公共基础领域的灾后恢复重建有关;二是外交国防,提升 0.18 个百分点;三是债务付息,提升 0.16 个百分点;四是农林水事务,提升 0.12 个百分点。 本次预算报告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预计 3.3%,显著低于名义 GDP 增速的预期水平。这并非指向今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财政部对此解释为去年的高基数因素:“2022 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一次性垫高2023 年基数,将相应下拉 2024 年财政收入增幅;2023 年年中出台的一些减税降费政策对 2024 年产生翘尾减收,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也将减少财政收入规模”。 从分项指标变化情况来看,也的确如此。预算报告预计 2024 年国内增值税占比 38.5%,虽较去年的 38.3%小幅上升,但其对应的收入增速为 4.1%,较去年明显偏低;印花税预计占比 1.7%,显著低于去年的 2.1%,对应增速-13.3%;出口退税对应增速 9.9%,为所有税种分项中预期增速之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今年外贸出口的良好预期,但出口退税是财政收入的下拉力(图)。 此外自 2019 年起,非税收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速水平(图),非税收入的高增主要依赖地方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带动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2022 年还有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入库、原油价格上涨带动石油特别收益金专项收入增加、矿产资源有关的收入增加等因素),但长期维持这一水平的难度较高,这或许也是 2024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较低的原因之一。 需要注意一般公共预算的收支目标往往与实际结果较为接近,这一点与政府性基金预算不同。 狭义财政支出中有何结构性变化?根据预算报告,近年来支出占比基本呈逐步上升的支出领域有外交国防、社保就业、农林水等;支出
[广发证券]:广发宏观:如何理解广义赤字率及财政的“净扩张”,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87M,页数1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