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关注国内低估值优质公司及创新药出海机会
关注国内低估值优质公司及创新药出海机会研 究 部姓 名 : 林 兴秋SFC : BLM0 4 0电 话 : 07 55 - 215 191 93Ema il: linx q @gy zq.com.hk——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请务必阅读免责条款证券研究报告报 告 日 期 : 2 0 2 4 - 1 2 - 11目录1、医药行业整体增长情况及医药行业政策分析2、医药行业出海的必要性及广阔前景3、值得关注的新兴领域4、港股医药行业估值情况5、投资策略及重点公司分析6、风险提示1.1 医药行业整体增长乏力➢医药行业目前已经进行了十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及六轮医保谈判,随着药品带量采购的常态化进行,仿制药行业的下降趋势无法避免,对制药行业有一定的影响。2024年1-10月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略增长0.10%,利润总额同比略下降1.30%,而2023年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5.10%,下降的态势有所缓和。受集采、医保谈判的影响,仿制药的前景平淡,需要创新药来推动增长。医药制造业收入及利润增速情况资料来源: wind、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1.2 医药行业政策➢ 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已经完成,此次新版目录共增添了91种药品,并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平均降幅63%,和2023年基本持平。新增91种药品中,有 38 个是 “全球新”创新药,涵盖了26种肿瘤用药、15种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13种罕见病用药、7种抗感染用药、11种中成药。➢ DRG政策旨在通过将同质的疾病、治疗方法和资源消耗相近的住院病例分入一组,并确定每个组的打包价格,从而实现打包收费,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促使医生使用真正有临床疗效的药物。➢2023年中国医保的药品支出约1.2-1.5万亿,目前创新药的医保支出在5-10%,国内创新药的占比提升空间广阔。国内医保资金总体有压力,但结构上有机会,在DRG这个指挥棒的作用下,真正解决临床痛点的创新药迎来机会。目录1、医药行业整体增长情况及医药行业政策分析2、医药行业出海的必要性及广阔前景3、值得关注的新兴领域4、港股医药行业估值情况5、投资策略及重点公司分析6、风险提示2.1创新药 为什么要出海?➢因为出生人口的原因,医保资金可能会紧张,1962-1964年出生的人群,逐步进入退休生活,而接替的人群是2001-2003年以及之后的人群,我国1962-1964年出生的人口数量分别是2505万、3016万、2773万,2001-2003年出生的人口数量分别是1702万、1647万、1599万,医保资金长期看,面临一定的压力,对医保用药的支出也有一定的影响。中国历年出生人口数量(万人)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2.2 创新药 为什么要出海?-医保资金紧张➢2023年全国医保基金总收入(包括统筹和个人)33501.36亿元,同比8.3%,总支出28208.38亿元(同比14.7%),累计结存33979.75亿元。医保支出同比增速超过收入增速。2024H1统筹基金收入13884.28亿元,同比增长17.4%,支出11735.75亿元。从长期角度看,医保局会量入为出,谨慎进行医保支出,以应对未来人口结构及数量的变化,我们认为国内医药行业整体增长有压力。中国医保基金收入及支出(人民币亿元)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2.3 创新药 为什么要出海?-美国医疗支出高➢中美医疗支出差异巨大:2022年美国人均医疗费用1.26万美元,而中国是294美元,相差42倍。从总医疗支出来看,美国是4.46万亿美元,中国是3131亿美元,差距14倍,原因是中国目前是医保资金,美国是商业保险,短期难以改变,所以出海是必要的,空间是广阔的,目前通过BD方式较为有利。➢大体来看,美国药品价格水平为100%,而英国、欧盟和日本的平均药价约为美国的20%-25%。中国的创新药价格体系定价水平处于相对较低位置,平均药价为美国的10%。中国及美国医保支出(美元)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2.4 创新药 -出海是可行的➢亚盛医药、和誉医药、石药集团出海的BD较为成功,受大药企追捧,市场广阔。比如亚盛医药于6月与武田签署了一项独家选择权协议,就奥雷巴替尼(耐立克®)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武田将获得开发及商业化奥雷巴替尼的除大中华区等以外的全球权利许可。公司在协议签署后将收到1亿美元的首付款,并有资格获得最高约12亿美元的选择权行使费和额外的潜在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年度销售额的双位数比例提成。➢和誉医药在2023年12月,与Merck签署的许可协议授予其在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对Pimicotinib及相关产品的独家商业化权利,并提供全球商业化的选择权。协议总金额达605.5百万美元,包括首付款7000万美元、行权款及研发与商业化里程碑付款。还将收取年净销售额的两位数比例作为销售提成。➢10月7日,阿斯利康和石药集团达成独家授权协议,推进开发一款临床前创新小分子脂蛋白(a) (Lp(a)) 抑制剂,以增强心血管产品管线。阿斯利康称将向石药集团支付高达19.2亿美元的里程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 1亿美元的预付款。2.5 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逐步增长➢2023年全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数量为96个,总金额达到85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创新药研发工程师素质及数量全球领先,国内三甲医院提供良好的临床研究基地,未来中国创新药扎根国内,走向全球的趋势会延续。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数量及总金额(亿美元)资料来源:wind、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目录1、医药行业整体增长情况及医药行业政策分析2、医药行业出海的必要性及广阔前景3、值得关注的新兴领域4、港股医药行业估值情况5、投资策略及重点公司分析6、风险提示3.1 值得关注的新兴领域:CAR-T➢CAR-T细胞是经基因改造的T细胞,配备有嵌合抗原受体(CAR),它能使T细胞识别并消灭表达相应抗原的细胞。自体CAR-T细胞是通过从患者血液中取出T细胞,并通过带有对CAR结构编码的质粒的病毒载体转染等方式,使T细胞表达所需的CAR而产生的。➢CAR-T疗法还具有以下具体优势:治疗潜力大:CAR-T疗法能够透过其作用机理克服该等众多挑战并有望能够完全根除待解决的表达肿瘤相关抗原的细胞,从而产生疗效。活细胞: CAR-T细胞于注入患者体内时是活细胞,其能够在患者体内增殖。与摄入后经患者代谢并相对快速地从患者体内被清除的化学药物或生物药相比,CAR-T细胞可在患者体内维持有效长达数周或数月。适应性: CAR-T细胞疗法已显示出其比常见癌症治疗方法更适合靶向特定疾病或按所需功能定制的潜力。CART细胞的治疗机制资料来源:科济药业招股书、弗若斯特沙利文、国元证券经纪(香港)整理3.2 值得关注的新兴领域:CAR-T➢CAR-T的临床优势明显,未来将迎来快速增长,由于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血液恶性肿瘤方面减少未被满足医疗需求的潜力以及该等治疗的可负担性提高,按销售额计,全球CAR-T市场规模已从2017年的0.1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7亿美元,预计全球CAR-T细胞疗法市场的销售价值达至2024年的6
[国元国际]: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投资策略:关注国内低估值优质公司及创新药出海机会,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5M,页数3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