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央企”+“红利”,如何看待市值管理新规下央企板块的投资价值?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Page 1 / 8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点评 [Table_Main] “央企”+“红利”,如何看待市值管理新规下央企板块的投资价值? [Table_Invest] 非银金融 评级: 看好 日期: 2024.12.19 [Table_Author] 分析师 徐丰羽 登记编码:S0950524020001 : 15026638387 : xufy@wkzq.com.cn [Table_PicQuote] 行业表现 2024/12/18 资料来源:Wind,聚源 [Table_DocReport] 相关研究 《解锁“气象×金融”融合密码,激发新质生产力潜能》(2024/12/18)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券商板块的投资机会》(2024/12/15) 《绿色金融趋势跟踪(202411):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经验亮相 COP29》(2024/12/10) 《绿色金融趋势跟踪(202410):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金融机构大有可为》(2024/11/11) 《绿色金融月报(202409):绿色低碳转型相关立法逐步健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助于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和绿色化升级》(2024/10/17) 《《关于进一步优化绿色及转型债券相关机制的通知》点评:绿色及转型债券存续期信息披露要求进一步强化,注册发行效率或将提高》(2024/10/17) 《业绩环比改善,自营业务仍是业绩核心变量—上市券商 2024 年中报业绩梳理分析》(2024/9/11)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航母级”券商启航》(2024/9/7) 《海晏河清,严监管与高质量发展并举———二季度金融行业政策报告》(2024/7/10) 《解读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的主旨演讲》(2024/6/21) 事件描述 2024 年 12 月 17 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 2024 年 11 月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10 号——市值管理》后,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层面发布的市值管理指导性意见。 事件点评 市值管理包含三个阶段:价值创造、价值经营、价值实现。价值创造是市值管理的基础,高水平的市值管理离不开上市公司优秀的基本面;并购重组、混改等外延式扩张方式也是价值创造的核心环节。价值经营是市值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素,当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出现偏差后,企业凭借回购、增持、分红、再融资等手段进行时市值管理,传递积极信号提振资本市场信心。价值实现是市值管理的目的,建立良好的投资者关系、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应当成为企业应有的常态化机制。 资本市场改革重心已由融资端转向投资端,市值管理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关键环节。我们认为,当下资本市场大力打造投资端建设,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不仅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以投资者为本”理念的体现。作为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关键环节,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也将开启规范化发展新篇章。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做好央企市值管理对于经济稳增长、提升资本市场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央企市值管理的纲领性文件落地,中央企业将作为市值管理的“排头兵”,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意见》强调用好“市值管理”工具箱,强化正向激励。《意见》以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为目的,发挥中央企业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同时明确央企市值管理“工具箱”。价值经营环节,鼓励:①提高投资价值的并购重组。②增加现金分红频次,优化现金分红节奏,提高现金分红比例。③建立常态化股票回购增持机制。价值实现环节:①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②全面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意见》高度重视控股上市公司破净问题,提出“将解决长期破净问题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国有企业保值增值”是国有企业考核的硬性目标。我们认为,央企上市公司披露估值提升计划应以 PB(市净率)≥1 作为估值提升目标。强化正向激励,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 “低估值”+“高股息”,建议关注央企板块的红利价值配置机会。2016 年以来,中证央企指数(000926.CSI)的 PB(LF)明显低于主要权益指数上证指数、沪深 300、中证 800,但股息率明显高于其他三个指数,板块呈现出“低估值”+“高股息”的特征。我们认为,在“中特估”+“央企市值管理”背景下,中央企业将继续维持高分红水平。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10 号——市值管理》指出“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制定上市公司估值提升计划”,破净国企估值将迎来修复空间。宏观政策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下,房地产政策优化,化债力度空前,银行基本面有望迎来修复。建议关注受益于本轮以市值管理为核心的央企改革红利、估值中枢较低的银行板块。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风险。2、权益市场大幅波动风险。3、资本市场改革不及预期风险 。4、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12%1%13%26%38%51%2023/122024/32024/62024/9非银金融上证综指沪深300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Page 2 / 8 [Table_Page] 非银金融 2024 年 12 月 19 日 事件描述 2024 年 12 月 17 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 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 2024 年 11 月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 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10 号——市值管理》后,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层面发布的市值管理指导性 意见。 事件点评 1. 什么是市值管理? “市值管理”概念最早由施光耀于 2005 年提出,在股权分置改革启动、股份全流动背 景下,市值管理必要性应运而生。市值管理包含三个阶段:价值创造、价值经营、价值实现。价值创造是市值管理的基础,高水平的市值管理离不开上市公司优秀的基本面,企业通过 创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引入 ESG 理念等方式提升盈利能力和成长性 ,最终体现为内在价值的提升;除了内涵式增长,并购重组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强市场 竞争 力、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混改等外延式扩张方式也是价值创造的核心环节。价值经营是市 值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素,当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出现偏差后,企业通过有效管理内在价 值,凭借回购、增持、分红、再融资等手段进行时市值管理,传递积极信号提振资本市 场信 心。价值实现是市值管理的目的,为了使上市公司的股价能够客观反映自身内在价值和市场预期 ,建立良好的投资者关系、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应当成为企业应有的常态化机制。 图表 1:市值管理的涵义 资料来源:《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误区及改进策略》(武艺,刘玮婧),
[五矿证券]:非银金融:“央企”+“红利”,如何看待市值管理新规下央企板块的投资价值?,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6M,页数8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