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专题研究:+广义财政视角看经济和市场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1 固收 广义财政视角看经济和市场 华泰研究 研究员 张继强 SAC No. S0570518110002 SFC No. AMB145 zhangjiqiang@htsc.com +(86) 10 6321 1166 研究员 吴靖,PhD SAC No. S0570523070006 wujing018437@htsc.com +(86) 10 6321 1166 2024 年 12 月 16 日│中国内地 专题研究 报告核心观点 新旧动能切换的背景之下,政府收入中枢变化对广义财政活动有所制约。我们将财政赤字划分为三个层次,并讨论对经济的影响,总结出如下规律:第一,各个层次的财政赤字对边际增长的拉动效率呈现降低趋势;第二,财政到经济存在“两本账赤字→预算外赤字→宽信用→增长”的传导链条,地方政府行为、宽信用为两个关键环节;第三,不同的财政支出影响存在结构性差异;第四,对于价格影响不明显,需结合供需综合分析;第五,对于流动性的利好明确。向前看,预计明年三个层次的赤字皆会有所提升,流动性与政策预期支撑股市中枢,但债市趋势逆转还得看价格信号和融资需求。 财政赤字对经济的拉动效率与传导次序 我们将财政赤字划分为三个层次,从拉动效果来看,各个层次的财政赤字对边际增长的拉动效率呈现降低趋势,可能与投资的边际报酬递减,债务以新换旧滚续、城投融资受限等相关。从传导次序来看,财政到经济存在“两本账赤字→预算外赤字→(居民和企业)宽信用→经济增长”的传导链条。广义赤字更多代表政策立场,往往更为领先(逆周期性),且实际的狭义赤字率可能比官方赤字率更为领先;预算外赤字更多是政府类项目的配套资金,对应地方政府活动,受到激励机制和项目进度的影响,更贴近实物工作量;企业和居民端的宽信用是准财政到经济增长的核心环节。 财政赤字对经济结构、通胀和流动性的影响 结构性来看,不同的财政支出用途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存在差异,影响链条也呈现出结构性变化。基建类支出对基建投资存在一定的领先,但拉动效率存在减弱倾向;而民生支出对社零的领先性在疫后相关性有所增强,印证消费端刺激可能更有空间。对于价格,价格压力往往会催生政策发力,但财政发力之后能否推升通胀并不明确,通胀回升需要看到供需错配的收敛。对于宏观流动性,财政赤字的利好相对明确,且在广义财政的扩张初期就有所表现,而无需等到准财政赤字的扩张,但宏观流动性的流向可能有不确定性。 财政赤字对市场的影响 对于股市而言,财政赤字扩张一般对股市有所提振,主要的原因在于流动性宽松+政策预期的逻辑,且在广义赤字扩张初期便有所反应,有些时候股市走势可能会更为敏感,且在估值层面的相关性更强,反映出政策拉动的特征。不过,上涨的弹性和持续性还取决于广义财政对经济的影响,即现实端的验证。对于债市而言,债券收益率和广义财政的同步性不强、甚至反向。利率下行和财政加力都是弱现实的反映,政策预期可能对利率形成短期扰动,但利率趋势性回升还需要广义财政传导至经济现实,即需要见到再通胀和(居民或企业)宽信用。 展望明年财政赤字及其影响 向前看,明年预算赤字率预计为 4%左右,广义财政或可达到 14 万亿(包含化债),准财政增量或在 2-3 万亿,央企加杠杆的趋势看似明确。股市方面,明年广义赤字扩张+适度宽松的货币环境,对流动性而言偏利好,政策预期也偏有利,维持整体中枢底部抬升的判断,但弹性还需考虑外部流动性和经济基本面的验证,波动可能有所增大。债市方面,企业和居民加杠杆意愿相对偏弱的背景下,债市的根基一般不会动摇,趋势逆转还得看价格信号(看到供求失衡问题,效果还不清晰)和融资需求(政府和央企加杠杆,企业意愿待修复),但市场大幅抢跑的情况下,操作难度明显上升。 风险提示:财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政策对经济的传导存在阻点。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2 固收研究 新旧动能切换的背景之下,财政运行的逻辑呈现出一些新变化。需求端看,土地财政式微,叠加经济由税收性行业向补贴性行业切换,政府收入中枢的变化影响政府逆周期调控的强度;供给端看,重投资的支出结构使得产能扩张更快,营商环境的变化也对企业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供给端呈现出结构分化。 体现在短期数据上,广义财政活动偏弱成为当前经济重要的边际拖累因素。今年地产投资维持筑底状态;在地产循环的传导之下,社零成为今年边际上弱化最明显的需求分项,尤其是其中的社会集团零售可能转为负增长,其次是狭义口径基建投资,更多对应老基建的部分,也较去年边际收敛,上述两者均对应政府广义的经济活动。 近期逆周期政策发力后,经济出现阶段性企稳的迹象,但供需错配、有效需求不足、价格信号与经济循环有阻点等问题尚有待解决。价格、债务等经济运行的惯性之下,需要更强的外生力量来逆转,因此市场对于明年广义财政力度极为关注。伴随着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尽管具体规模有待明年两会揭晓,但赤字提升的方向更为明确,将会对经济和市场带来何种影响?本文对此进行讨论。 从定义上看,我国的财政收支体系较为复杂,融资渠道多样、账目类别较多,我们基于市场常规的理解,将财政赤字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一般公共预算(第一本账)收支差额,是市场常规理解的“(狭义)财政赤字”的概念。其中,官方每年年初制定官方赤字率的目标,一般波动相对较小,主要体现政府的稳增长意愿;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多种腾挪手段,可根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收入的实现值来计算实际的狭义赤字。 第二个层次:在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的基础上,再加上第二本账——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收支差额,两者共同构成预算内财政强度的主要来源,是市场常规理解的“广义财政赤字/两本账赤字”的概念,特别国债也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第三个层次:在广义财政赤字(预算内赤字)的基础之上,再加上更多的预算外部分,主要包括:城投融资+政策性金融+铁道债+基建贷款等,本文将其定义为“准财政赤字”。这些资金不纳入预算内管理,但也是政府类项目主要的资金来源,体现更广义的政府支出强度。 图表1: 三个维度的财政赤字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3 固收研究 三个层次的财政赤字如何影响经济? 根据历史数据,我们总结出以下几条经验规律: 第一,各个层次的财政赤字对边际增长拉动效率呈现降低趋势。比较各层次赤字率和名义GDP 增速,赤字率呈现上升趋势,而边际增长存在回落趋势;以基建投资/基建贷款(即每单位基建贷款拉动的基建投资)衡量,也存在趋势性下移,均反映各层次的财政赤字在拉动边际增长方面的效率有所降低,可能与投资的边际报酬递减,债务以新换旧滚续、城投融资受限等,对其他主体的拉动作用减弱。 图表2: 三个维度的财政赤字率与 GDP 增速 图表3: 基建贷款与基建投资增速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第二,从财政到经济存在一定的传
[华泰证券]:固收专题研究:+广义财政视角看经济和市场,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9M,页数1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