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银行业理财年报点评:固收类新高,现金类收缩,多资产堵点待打通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 | 2025年01月19日优于大市1固收类新高,现金类收缩,多资产堵点待打通——2024 年银行理财年报点评 行业研究·行业快评 银行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证券分析师:孔祥021-60375452kongxiang@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23060004证券分析师:陈俊良021-60933163chenjunliang@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19010001证券分析师:王剑021-60875165wangjian@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18070002事项:中国理财网近日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4 年)》,我们分析需要注意的重点内容。这体现在:一是理财规模影响力在大资管中愈发显著。银行理财 2024 年末规模定格在 29.95 万亿元,与公募基金、保险资管,同处于 30 万亿元阵营,考虑到银行理财 85%以上产品主要服务零售端客户,实际上普惠属性更强。尤其从资产端看,银行理财重点配置债券尤其是信用债,对相关资产定价能力强,其申赎行为影响信用资产定价以及基金委外的稳定性。二是 2024 年理财规模保持 10%以上增长,预计增长趋势 2025 年将保持延续。2024 年增长核心依靠二季度手工补息整顿带来的规模增长,国有大行理财子更受益;2025 年银行理财增长有利机会在于:存款利率继续下行,银行理财报价有吸引力,继续受益于存款利率下行带来的“财富搬家”效应;母行基于壮大中收业务考虑,也在营销端加大支持;理财增长压力在于过去降低波动的方法策略被监管要求整改,如平滑受益信托、收盘价估值、自建估值等,这可能影响快速申赎、最短持有期理财产品规模增长。三是低风险偏好下固收类理财产品占比新高。截至 2024 年底,固收产品规模是 29.15 万亿元,占比 97.33%,处于历史高位;混合类产品规模 0.73 万亿,占比 2.44%,较年初继续减少;权益类、商品和衍生品类合计不足千亿元,占比寥寥。固收类产品占比高原因在于 2024 年债券收益率下行显著,理财依靠票息加资本利得收益颇丰,但展望 2025 年,票息下行同时债券转向双向波动,固收类产品无论投资回报还是管理费贡献机会均会变少,后续通过增加多元资产配置和风险预算,提升潜在收益回报恰逢其时。四是监管关注和机构营销偏好推动现金类理财显著下滑。截至 2024 年底,现金类理财规模 7.3 万亿元,占比近 25%(对应上限 30%),占开放式理财的规模同比减少近一成。判断下行压力一是理财加大实时申赎产品营销,二是监管关注部分理财子“快赎”等流动性管理功能,如阶段性下调单日快速赎回额度和暂停部分产品的快赎功能,这会导致理财子有意控制相关产品规模。判断现金类理财收缩规模持续,除上述原因外,2025 年后银行加大对同业存款定价自律管理,这对配置同业存款的现金类理财有显著冲击,对组合收益潜在影响不少于 20bps。五是理财投向权益规模仍然较少,需要政策进一步放开。结合 30 万亿元理财的投向分布,其中投向权益类资产的比例是 2.6%,这对应规模约 8000 亿元左右,扣掉优先股等债性资产规模(估计约 5000 亿元),再加上基金中权益投资规模(估计约 1000 亿元),估计穿透后理财实际投资股票(二级市场加转债)规模可能在 4000-5000 亿元左右,整体权益投资比例相对保险、基金均偏少。新“国九条”后,理财被认为是潜在权益增量机构,后续需要在以下维度取得政策突破,如优化销售面签渠道和流程,放开理财产品在互联网渠道销售等。评论: 理财产品:规模回升,封闭式产品期限稳定,增配同业存单等。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2截至 2024 年末,全国共有 218 家银行机构和 31 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 4.03 万只,存续规模 29.95 万亿元,较年初增加 11.75%。图1:理财产品余额资料来源:中国理财网,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封闭式产品期限稳定。截至 2024 年末,1 年以上的封闭式产品存续规模占全部封闭式产品的比例为 67.15%,较年初增加 0.13 个百分点,变化不大。图2:新发封闭式产品期限资料来源:中国理财网,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注:上图根据中国理财网图片粗略估计绘制,仅反映趋势变化,与具体值之间存在误差。从投资性质来看,银行理财的权益类和混合类产品占比仍然很低。截至 2024 年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 29.15 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 97.33%;混合类、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都很小,分别为 0.73 万亿元、0.06 万亿元、0.01 万亿元。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3图3:2024 年银行理财产品分布(按投资性质分)资料来源:中国理财网,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从资产配置情况来看,2024 年银行理财进一步减少了对债券(信用债及利率债均减配)、非标等配置,也减少了对现金及存款的配置,对同业存单、拆放同业及债券买入返售等配置增多。图4:银行理财产品资产配置情况资料来源:中国理财网,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理财客户:客户数量持续增长,理财公司代销渠道拓宽理财投资者数量维持增长态势。截至 2024 年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 1.25 亿个,较年初增长9.88%。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4图5:银行理财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图6:银行理财的机构投资者数量资料来源:中国理财网,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中国理财网,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2024 年理财公司代销渠道持续拓宽。截至 2024 年末,全市场有 562 家机构代销了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较年初增加 71 家。不过从代销规模来看,母行代销占比仍然稳定在 70%上下。图7:理财公司理财产品代销机构数量和母行代销金额占比情况资料来源:中国理财网,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风险提示若宏观经济大幅下行,可能从多方面影响银行业,比如经济下行时期货币政策宽松对净息差的负面影响、企业偿债能力超预期下降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等,并可能影响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5相关研究报告:《银行业点评-这轮“钱荒”有何不同?》 ——2025-01-17《银行业专题-银行择股主线和逻辑:复盘和展望》 ——2025-01-15《银行理财 2025 年 1 月月报-“开门红”后理财与基金的三个合作方向》 ——2025-01-10《美国金融如何支持科技企业?-案例分析与行业数据》 ——2025-01-08《中小银行风险情况如何?-2023 年度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点评》 ——2024-12-31证券研究报告免责声明分析师声明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独立、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作者在过去、现在或未来未就其研究报告所提供的具体建议或所表述的意见直接或间接收取任何报酬,
[国信证券]:2024年银行业理财年报点评:固收类新高,现金类收缩,多资产堵点待打通,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53M,页数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