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专题研究:本次南向流入有何异同?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1 策略 本次南向流入有何异同? 华泰研究 研究员 易峘 SAC No. S0570520100005 SFC No. AMH263 evayi@htsc.com +(852) 3658 6000 联系人 张典 SAC No. S0570123030057 zhangdian@htsc.com +(86) 21 2897 2228 2025 年 3 月 22 日│中国内地 专题研究 核心观点 三大因素驱动今年以来南向持续流入港股:一是外部环境预期变化,二是国内经济与地产市场出现积极信号,三是 DeepSeek 出圈使南向积极配置港股科技龙头。本次南向流入逻辑与 19-21 年初相似,但也有特异性。机遇在于本轮中国 AI 产业周期位置更早期、后续发展空间或更大,且核心标的集中在港股,本轮港股相对行情或更显著;挑战在于外部环境或更复杂,全球市场高波动性环境下影响中国资产韧性的扰动因素或增多。目前南向主要流入“含 AI”标的,流出部分资源品红利,我们认为尚未定价广谱周期性复苏。往前看南向对港股科技标的或仍有约 4000 亿港元配置空间;若市场进一步定价国内广谱周期性复苏,南向有望进一步流入,且或向消费标的扩散。 三大因素驱动本轮南向资金流入港股 今年以来南向已流入港股约 4000 亿港元、而 24 年全年约 8000 亿港元,目前南向占港股主板交易占比约 25%。三大因素或驱动本轮南向流入港股:1)外部环境预期的“概率分布”转变,截至目前海外关税实际情况与年初市场预期相比程度较为缓和;2)经济、地产数据出现积极信号,多项数据指向经济企稳,国内地产市场走势也有所回暖、且风险房企处置释放积极信号;3)DeepSeek 的出圈改变全球对中国 AI 产业的预期和全球资产配置逻辑、叠加阿里等主要 AI 标的入选港股通,驱动南向配置具备 AI 产业景气和稀缺性的港股龙头,春节后阿里连续 6 周成为南向主要流入标的。 本次南向流入逻辑与 19-21 年初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本次南向流入逻辑与 19-21 年初有相似之处:1)18 年贸易摩擦后, 19 年外部扰动逐渐趋缓;2)国内经济在 19 年起逐步企稳,随后在 20 年中国率先控制疫情后复苏;3)新经济产业当时快速发展,叠加 19 年起同股不同权标的纳入港股通与中概股回港上市浪潮,南向流入具备产业逻辑与稀缺性的新经济标的。本轮行情也有不同之处:机遇在于,目前 AI 产业周期位置更早期、后续发展空间更大,且核心标的集中在港股,推动本轮港股相对行情或更显著;挑战在于,外部环境(贸易摩擦、全球地缘等)相较彼时或更复杂,全球市场高波动性环境下影响中国资产韧性的扰动因素或增多。 目前南向或尚未定价较为广谱的周期性复苏 尽管多项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已初现企稳迹象,目前市场仍尚未定价较为广谱的周期性复苏。包括南向在内的投资者仍对宏观叙事有所分歧,3 月经济数据或将成为检验经济企稳成色的关键。结构上,南向近期主要流入“含 AI”标的,对资源品红利则有流出迹象,原因或为:1)相关商品价格仍未出现明显上行趋势;2)筹码上,此前内资筹码明显超配资源品与电信红利,后续或相对缺乏南向流入弹性,而含有互联网龙头的传媒、商贸零售等行业目前仍被低配;3)本轮南向对港股的持续流入伴随 AH 溢价的持续收敛、而2019-2021年初 AH溢价整体趋势上行,红利资产的估值性价比本轮不明显。 往前看,南向对港股科技标的或仍有约 4000 亿港元配置空间 目前国内 AI 产业发展与港股科技股财报或持续支撑科技股行情走势,有望继续吸引南向持续配置。不过,截至 3 月 21 日,南向仍低配大市值标的与互联网板块,对传媒(含腾讯)和商贸零售(含阿里)的低配比例约 2.6%、5.8%。参考 2019-2021 年南向对信息技术行业由低配转向小幅超配,假设此后南向平配传媒与商贸零售,对应仍有约 4000 亿港元配置空间(以目前市值计算)。倘若后续市场进一步定价国内广谱周期性复苏,则南向或将进一步增配港股,且结构上有望从科技向消费类标的形成扩散。 风险提示:数据测算误差、历史经济规律失效。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2 策略研究 正文目录 近期南向明显流入港股市场 .......................................................................................................................................... 3 静态视角,南向目前仍低配港股科技股,对传统非金融红利或有一定“定价权” .......................................................... 4 动态视角,梳理南向配置的历史脉络 ........................................................................................................................... 8 整体上,AH 溢价与营业利润增速是南向流入港股通的节奏锚 ............................................................................. 8 本次南向流入逻辑与 19-21 年初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 9 个股维度,南向目前欠配大市值标的,对股息率与波动率呈现哑铃型配置 ........................................................ 12 多重因素或持续推动南向资金流入港股市场 ............................................................................................................... 15 风险提示..........................................................................................................................

立即下载
综合
2025-04-01
华泰证券
19页
0.99M
收藏
分享

[华泰证券]:策略专题研究:本次南向流入有何异同?,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9M,页数19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9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表 7 今年一本账支出分项中,科技、民生增速安排高,基建低
综合
2025-04-01
来源:【宏观专题】财政三个关切思辩:规模、缺口、乘数
查看原文
图表 6 今年财政提供的资本金增量或较有限
综合
2025-04-01
来源:【宏观专题】财政三个关切思辩:规模、缺口、乘数
查看原文
图表 5 专项债作资本金比重偏低,仍以铁路、公路、其他交通基础设施为主
综合
2025-04-01
来源:【宏观专题】财政三个关切思辩:规模、缺口、乘数
查看原文
图表 4 今年或是“高赤字”+“中支出”的财政组合
综合
2025-04-01
来源:【宏观专题】财政三个关切思辩:规模、缺口、乘数
查看原文
2025 VS 2024
综合
2025-04-01
来源:【宏观专题】财政三个关切思辩:规模、缺口、乘数
查看原文
直接加总明显高估,还原后较准确
综合
2025-04-01
来源:【宏观专题】财政三个关切思辩:规模、缺口、乘数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