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2019年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总结:疫情后周期迎来新机遇,政策延续性支撑创新高景气
http://www.cgws.com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投资评级:推荐(维持) 报告日期:2020 年 05 月 10 日 分析师:赵浩然 S1070515110002 ☎ 0755-83511405 zhaohaoran@cgws.com 联系人(研究助理):谭竞杰 S1070118070038 ☎ 0755-83516207 tanjingjie@cgws.com 联系人(研究助理):谢欣洳 S1070118090028 ☎ 0755-83660814 xiexinru@cgws.com 行业表现 数据来源:贝格数据 相关报告 <<深化医保改革,健全多层次医保体系>> 2020-03-08 <<第二批集采启动,政策影响更广>> 2019-12-30 <<三医联动趋势明显,医改持续深化>> 2019-12-01 疫情后周期迎来新机遇,政策延续性支撑创新高景气 ——医药医药行业2019 年年报及2020 年一季报总结 2019 年医药行业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受“两票制”下企业低开转高开导致 2018年营收基数偏高、医保控费背景下带量采购等政策持续推进、医疗服务板块多支个股大额亏损等因素影响,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速放缓而归母净利润出现负增长;2020 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医药板块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均出现同比大幅下滑。疫情背景下,医药板块表现出良好抗跌性与防守性,今年以来(截至 4 月 30 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收于 9,134.60 点,累计上涨 14.28%,大幅领先同期上证综指,在全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二,涨幅仅次于农林牧渔,目前医药生物板块整体市盈率(历史 TTM_整体法)为 42X,内部估值分化加剧,医疗服务板块估值为 89X,明显高于其他板块,其后是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板块,分别为 58X 和 55X,中药和医药商业板块估值仍然相对较低。 国内疫情目前已得到有效控制,医疗秩序逐步恢复正常,疫情对于医药行业的负面影响基本已在一季度体现。疫情为医药板块投资带来新机遇,一是疫情充分暴露国内卫生应急体系不足,新一轮医疗卫生领域补短板即将开启,医疗器械板块特别是医疗设备有望长期受益,建议关注迈瑞医疗、万东医疗、海尔生物、凯普生物、理邦仪器等,二是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国内原料药行业全球地位凸显,短期业绩向好,长期竞争格局优化、盈利能力改善,原料药行业进入长景气周期,建议关注美诺华等,三是疫情催化下国企改革提速,存国改预期标的或迎来发展机遇,建议关注华北制药、澳柯玛等;受疫情影响,2 月、3月基本处于政策执行与发布停滞期,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政策推进速度恢复,第二批国家集采结果基本在全国落地执行,多个省份重启地方药品集采, “6+3”联盟发布人工晶体类医用耗材采购文件,高值耗材带量采购试点意味浓厚,预期集采仍为医药领域全年核心事件之一,控费降价、实施价值导向的医保战略性购买政策趋势未变,医药行业内部结构调整持续,新修订《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已于 3 月底发布并将于 7 月 1 日正式执行,涵盖境内、境外、化药、生物制品、中药的注册、再注册、上市后临床变更等内容的多个配套文件征求意见稿已于 4 月 30 日发布,政策支持创新趋势不改,创新产业链维持高景气,建议关注海普瑞、凯莱英、昭衍新药等。 制造业增速放缓,2020Q1 受新冠疫情影响同比大幅下滑 我国医药制造业 2019 年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7.40%,较 2018 年下降 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5.90%,较去年同期下降 3.6 个百分点,营收及利润总额增速自 2017 年以来持续回落,在医保控费大背景下,随着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限制辅助性用药等政策持续推进,医药工业整体增速放缓,收入及利润总额已进入单位数增长新阶段。新冠疫情影响下,-20%-10%0%10%20%30%医药沪深300核心观点 投资建议 分析师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动态点评 行业报告 医药行业 行业动态点评 长城证券 2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2020Q1 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下滑 8.90%、利润总额同比下滑 15.70%。 医药板块 2019 年实现营业收入 17,375.52 亿元,同比增长 13.12%,增速较 2018 年下降 6.87pp,实现归母净利润 970.11 亿元,同比下滑 8.55%,营收同比增速放缓而归母净利润出现负增长,主要受“两票制”下企业低开转高开导致 2018 年营收基数偏高、医保控费背景下带量采购等政策持续推进、医疗服务板块多支个股大额亏损等因素影响。2020 年 1 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3,866.83 亿元,同比下滑 7.74%,归母净利润 294.14 亿元,同比下滑 17.93%,主要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Q1 非发热门诊医疗服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323 家医药上市公司中,2019 年年报和 2020 年一季报分别有 68 家和 56 家净利润增速超过 50%。 医药行业大幅跑赢大盘,板块内部分化明显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大幅跑赢大盘,截止到 4 月 30 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报收 9,134.60 点,累计上涨 14.28%,在全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二,涨幅仅次于农林牧渔。二级行业指数均不同程度上涨,其中医疗器械行业领涨,涨幅高达 38.84%,其次为生物制品和化学制药行业,分别上涨26.81%和 8.67%,中药行业涨幅最小,仅上涨 0.43%。 截止到 4 月 30 日,医药生物板块整体市盈率(历史 TTM_整体法)为41.28X、市净率(整体法)4.23X,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已处于 2017 年以来高位。板块内部分化明显,医疗服务板块估值最高,为 89X,其后是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板块,分别为 58X 和 55X,中药和医药商业板块估值仍然相对较低,分别为 26X 和 20X。 疫情后周期,新机遇与政策延续并存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诊疗秩序逐步恢复正常,预计后续医药行业将呈现新机遇与政策延续并存局面。 疫情充分暴露国内卫生应急体系不足,医疗资源仍有较大缺口,新一轮医疗卫生领域补短板已开启,各省份发布的 2020 年重大投资规划均涉及多个医院建设项目,已披露投资额非常可观,除重大投资规划外,多省份发布医院建设规划,河南省计划到 2025 年新增三级医疗机构 162 所(省级7 所,省辖市级 85 所,县级 70 所),云南计划改、扩、新建多所传染病医院,总投资额 54.10 亿元,预期国内医院质量及数量 3-5 年内或大幅提升,截至 4 月 13 日,2020 年募集资金用途涉及医疗卫生领域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共发行约 2570 亿,当前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在建设规划及配套资金双重支持下,医院建设驶入快车道,医疗设备作为医院建设采购刚需,即将进入新一轮采购周期,医疗器械板块尤其医疗设备相关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疫情全球蔓延背景下,原料药短期供给受限,抗役相关药品如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需求增加,抗役非相关药物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用药虽然需求
[长城证券]:医药行业2019年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总结:疫情后周期迎来新机遇,政策延续性支撑创新高景气,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7M,页数2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