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细节:理解“强链补链延链”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宏观经济 | 专题报告 研究结论 ⚫ 企业并非孤立的个体,而是与上下游组成体系,以链条的形式共同向中高端发展。如果说企业自身决策是决定其能否走向技术升级、拥抱数字经济的关键,那么作用于“产业链”的统筹谋划、补漏补缺则是政府的职责与发力空间所在。通过本系列报告,我们希望从具体抓手、实际案例等角度入手,将“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方向性的指引转变为可追踪的动态,本文将从理解“强链补链延链”开始。 ⚫ 以央企需求为核心拉动力的共链行动:将大企业及其上下游以产业链为线索联动起来是近期的一个推进方向。今年 6 月国资委、工信部向中央企业印发《关于开展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的通知》,核心是建立以中央企业需求为牵引,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中小企业为支撑的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融通发展的新格局,之后 51 家中央企业申报开展共链行动,涉及 161 个产业链方向。我们在前期报告《从新型举国体制到揭榜挂帅》中曾专设章节阐述何谓“融通创新”,即以产业链上下游为单位共同推动技术升级,这一思路与当下实施的共链行动相一致。 ⚫ 城市是推进“强链补链延链”规划的主体,几乎每一个以制造业为亮点的城市都有单独发布的规划,其中不乏值得关注的做法:(1)南京江宁开发区组建了投促公司,设有 9 个招商部、60 多人的招商团队,实行差异化考核和市场化激励,同时针对每一个产业链链条成立管委会领导挂帅的 12 个产业链工作专班,开展针对性的“强链补链延链”;(2)发挥“链主”企业的撬动力:如位于常州的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就是应蜂巢能源(生产的锂电池应用于多家头部车企)的要求到常州开设工厂,原因在于设备产品的长途运输容易造成故障以及便于调试对接。 ⚫ 场景建设在高技术行业较为常见,因此应用场景发布活动往往集中在以数字经济见长的城市/区域,针对不同行业主题和应用场景开展供需对接:在发布会、对接会上,一些企业发布科技创新产业的需求场景,另一些企业则展示自身创新成果,从而促成供需相互匹配的局面,在武汉东湖高新区这类活动已经常态化开展。 ⚫ 从科技创新的实验室样品到能够落地成为生产线上的产品,需要经过小试、中试等一系列流程,尤其是“中试”,由于其介于实验室“小试”和产业之间,因此是衔接上下游、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周期长、风险高,“中试”平台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也因此成为了各地政策部署中常见的关键词,可以说是地方政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缩影和抓手所在。以成都为例,其设立总规模 50 亿元中试基金,对中试平台给予最高 5000 万元支持,在每个平台标准化配备既懂科学,又懂工程的人才,同时设立了 19 支、总规模 100 亿元的天使子基金群,投向中试后的项目。同时,根据针对成都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的专访,中试研发项目未达到预期目标或失败,但相关部门单位勤勉尽责、决策合规的,对于中试平台本身而言或建立容错机制,不以短期盈利能力作为考核标准。除此之外,撬动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研发能力也是提升产业链技术水平的常见选择,如南方电网遴选出首批 74 项拟开放许可专利,扩大化研发成果。 ⚫ 除了传统的地方产业基金,“链长/链主”基金是近年专项服务于“强链补链延链”的新资金类别,如中国移动设立了 260 亿元的链长基金,为超过 900 家产业合作伙伴提供了 800 亿元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业务。 ⚫ 还有哪些亟待突破的瓶颈?(1)从各地规划来看,几乎所有的部署都会涵盖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热门行业,区域间竞争给企业提供了诞生、成长、扩大投资的机遇,但也会带来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以及未来优胜劣汰、产能出清的压力;(2)多数高技术行业面临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缺乏、低端熟练技术工人不足等短板。 ⚫ 风险提示:(1)地缘政治因素导致国内制造业投资修复受阻,影响各地“强链补链延链”进行的风险;(2)地方融资平台管理限制后发地区财政发力的能力,加大“强链补链延链”难度的风险。 报告发布日期 2024 年 01 月 03 日 陈至奕 021-63325888*6044 chenzhiyi@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9090001 香港证监会牌照:BUK982 孙金霞 021-63325888*7590 sunjinxia@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5070001 孙国翔 sunguoxiang@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23080009 如何看待明年经济工作的主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 2023-12-13 重估增长动力——2024 年宏观展望 2023-11-21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细节:理解“强链补链延链” 宏观经济 | 专题报告 ——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细节:理解“强链补链延链”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2 目 录 “强链补链延链”的政策特征 ............................................................................. 4 以央企需求为核心拉动力的共链行动.................................................................................. 4 小地理范围内的大集聚,以城市为单位推进产业链规划 ..................................................... 4 政府主导的应用场景发布 ................................................................................................... 5 以中试平台为缩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6 以“链长/链主基金”为代表的创新资金来源 ........................................................................... 6 还有哪些亟待突破的瓶颈? ............................................................................ 7 各地普遍追求高技术行业,区域间竞争预计长期持续......................................................... 7 培养体系或存短板,高技术行业人才流动不利于后发省市 ..........................
[东方证券]: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细节:理解“强链补链延链”,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1M,页数12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