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贸易行业跟踪报告:技术为基品牌向上,重组胶原龙头优享红利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MainInfo] 行业研究/商业贸易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跟踪报告 2024 年 04 月 02 日 [Table_InvestInfo] 投资评级 优于大市 维持 市场表现 [Table_QuoteInfo] -27.07%-21.08%-15.08%-9.08%-3.09%2.91%2023/42023/72023/102024/1商业贸易海通综指 资料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 相关研究 [Table_ReportInfo] 《零售板块 2024 年一季报前瞻》2024.04.01 《1-2 月社零总额增 5.5%,线上和餐饮双位数增长》2024.03.24 《COSTCO:穿越周期的力量—构建最极致和纯粹的商业哲学》2024.03.21 [Table_AuthorInfo] 分析师:李宏科 Tel:(021)23154125 Email:lhk11523@haitong.com 证书:S0850517040002 分析师:汪立亭 Tel:(021)23219399 Email:wanglt@haitong.com 证书:S0850511040005 联系人:李艺冰 Email:lyb15410@haitong.com 技术为基品牌向上,重组胶原龙头优享红利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核心观点:国产品牌围绕重组胶原蛋白、多肽等概念打造单品&系列化推新顺利,使得该成分在高频护肤场景建立用户心智,可复美、丸美等凭借差异化优势率先破局;2023 年以来外资入局投放优质内容,推动成分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此外,胶原蛋白针剂兼具填充、补水、再生功效,随着龙头引领行业规范化,产业资本运作加速管线落地,有望拓宽上游医美注射材料厂商的成长空间。积极布局重组胶原领域、具备研发领先性的企业将优享成长红利,相关标的:巨子生物、锦波生物、丸美股份、福瑞达、贝泰妮、华熙生物、敷尔佳等。 近年来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3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为 271 亿元,2027 年可增至 1083 亿元,CAGR为 41.4%;细分应用场景来看,重组胶原蛋白在功能性护肤品的渗透率将从2023 年的 20.3%增至 2027 年的 30.5%,在轻医美领域的渗透率从 23 年的5.6%增至 27 年的 9.7%,市场规模 CAGR 各 55.0%/34.5%。 技术迭代奠定多元潜能。①历史复盘:医美胶原蛋白填充剂于 1981 年在美国首次批准上市,性价比和安全性问题致其未繁荣发展。2000 年范代娣教授团队用基因工程高密度发酵产生的重组胶原蛋白问世,行业逐步开启产业化进程;以双美为代表的国产胶原蛋白填充剂自 2010 年前后快速发展,改变此前国内进口为主的情况。②最新技术突破:今年以来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研发进展迅速。锦波生物发现 A 型重组 III 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的 164.88°三螺旋结构,可进一步自交联成更高级的胶原蛋白纤维网结构,进而实现细胞重塑、组织重塑;创健医疗成功研发出氨基酸序列与人天然胶原蛋白完全一致且具有天然三螺旋结构的 III 型重组人胶原蛋白,解决重组胶原蛋白机械支撑力不足的问题;巨子生物率先以 3D 全层皮肤模型&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验证重组胶原蛋白的透皮吸收性,并能够促进人体自身胶原蛋白生成;3 月实现 CHO 细胞高效表达重组人胶原蛋白的技术突破。江苏吴中联合南京东万利用 CHO 细胞表达体系率先实现天然全长和三螺旋结构。 护肤功效升级&医美扩容,终端应用广阔。①功能性护肤品:重组胶原蛋白成为继胜肽、A 醇、玻色因之后的第四大抗衰成分,除可复美等以胶原为核心成分的国货外,多品牌借力重组胶原蛋白实现产品迭代。巴黎欧莱雅合作锦波生物升级小蜜罐 2.0;珀莱雅合作创健医疗升级源力面霜 2.0,升级配方添加 XVII型重组胶原;资生堂旗下欧珀莱新品电动眼精华采用重组 III 型人源胶原蛋白(独家定制);瑷尔博士闪充水乳 2.0 采用小分子量 III 型重组胶原蛋白+腺苷,协同褐藻酵粹等切入微生态抗老赛道。截至 3 月 31 日天猫面霜新品榜 TOP5多与胶原成分相关,如雅诗兰黛夜胶原晚霜、欧莱雅小蜜罐 2.0、可复美焦点面霜、可丽金胶卷面霜。②医美注射材料:截至 2024 年 3 月中国大陆已上市的胶原注射产品仅 8 款,III 类械仍相对稀缺,其中锦波生物于 2021 年获批全球首个 III 类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后,商业化步伐持续提速,薇旖美快速放量 23年销售超 57 万瓶,并推出 III+XVII 型胶原蛋白的“维稳+修复+重塑+倍护”联合品项;3 月合作修丽可推出重组 III 型胶原蛋白溶液“铂研”胶原针。 我们认为,随着基因重组法制备的技术突破和产能建设布局加速,胶原蛋白有望在多场景打造差异化优势。近期锦波生物、巨子生物等发布年报业绩亮眼,成长性&盈利能力优异验证该细分赛道景气度,龙头享受红利;短期成分认知度仍有渗透空间,中长期关注多胶原亚型的研发突破及多适应症拓展。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新品推出不及预期、获客成本快速增长等。 行业研究〃商业贸易行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2 表 1 重组胶原蛋白行业主要变革 时间 技术 1998 Nokelainen,M.重组制备了人源 II 型胶原蛋白 1998 Vaughn,P.R.等人在酿酒酵母中表达、制备重组羟基化修饰的人源 I 型胶原蛋白 2000 MyllyharjuJ.等使用甲基酵母表达准人纤维胶原蛋白 2000 西北大学范代娣团队用基因工程技术高密度发酵制备重组胶原蛋白 2004 东京农业科技大学 YaoJ.等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类人胶原蛋白 2005 美国 FibroGen 公司与日本国家传染病研究中心合作,研发长度仅为 101 个氨基酸的小分子量重组人源性明胶 2005 范代娣等通过高密度发酵方法,培养生产重组胶原蛋白,表达量高达 29.4%。 2007 刘苏锐等采用酸膨胀-胃蛋白酶降解法提取猪胶原蛋白,保持天然胶原螺旋结构 2011 刘斌等利用酵母细胞,优化表达重组 I 型胶原蛋白 2014 Rutschmann 等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羟化重组 III 型类人胶原蛋白 2018 丸美联合国家级基因工程药物工程中心首次将“翻译暂停”技术用于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的序列优化和制备 2021 巨子生物研发出 Human-like 重组胶原蛋白仿生组合专利技术 2023-09 巨子生物牵头制定《重组胶原蛋白透皮吸收测定方法》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实施 2024-01 巨子生物创新应用 3D 全层皮肤模型&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验证重组胶原蛋白透皮吸收性及促进人体自身胶原再生 2024-02 创健医疗研发出与人天然胶原蛋白氨基酸序列一致且具有天然三螺旋结构的重组胶原蛋白 2024-03 锦波生物实现 A 型重组 III 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的 164.88°三螺旋结构,首次实现人体生命材料新突破 20
[海通证券]:商业贸易行业跟踪报告:技术为基品牌向上,重组胶原龙头优享红利,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6M,页数4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