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一季度出货增长
第 1 页 / 共 8 页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www.ccnew.com 请阅读最后一页各项声明 其他化学制品Ⅱ 分析师:牟国洪 登记编码:S0730513030002 mough@ccnew.com 021-50586980 业绩短期承压,一季度出货增长 ——厦钨新能(688778)年报点评 证券研究报告-年报点评 增持(维持) 市场数据(2024-04-22) 收盘价(元) 32.71 一年内最高/最低(元) 72.38/26.79 沪深 300 指数 3,530.90 市净率(倍) 1.59 流通市值(亿元) 137.63 基础数据(2024-03-31) 每股净资产(元) 20.59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1.20 毛利率(%) 7.60 净资产收益率_摊薄(%) 1.28 资产负债率(%) 38.06 总股本/流通股(万股) 42,077.10/42,077.10 B 股/H 股(万股) 0.00/0.00 个股相对沪深 300 指数表现 资料来源:中原证券 相关报告 《厦钨新能(688778)中报点评:主营产品销量下降,业绩短期仍承压》 2023-09-01 《厦钨新能(688778)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产品线逐次丰富》 2023-04-27 联系人: 马嶔琦 电话: 021-50586973 地址: 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788 号16 楼 邮编: 200122 发布日期:2024 年 04 月 23 日 事件:公司公布 2023 年年度报告。 投资要点: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2023 年,公司实现营收 173.11 亿元,同比下降 39.79%;营业利润 5.60 亿元,同比下降 54.80%;归母净利润5.27 亿元,同比下降 52.93%;扣非后净利润 4.65 亿元,同比下降52.4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25.80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2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6.30%;利润分配预案为拟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7.0 元(含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在 2023 年度归母净利润中占比 55.72%,公司业绩短期承压。其中,公司第四季度实现营收 41.88 亿元,同比下降 33.32%,环比下降 16.25%;净利润 1.15 亿元,同比下降 49.61%,环比下降 27.05%。2023 年,公司非经常损益合计 6161 万元,其中政府补助 7498 万元。公司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钴酸锂、三元材料和氢能材料,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3C 消费电子、储能等领域。储能等领域。 消费数码类锂电池需求预计恢复增长。钴酸锂正极材料下游主要为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 3C 消费类电子,受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出货下滑,结合 IDC 统计显示: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 12.06 亿部,同比下滑 11.02%;2023 年出货 11.63亿部,同比下降 3.54%,在连续 8 个季度同比下降后,于 2023 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同比恢复正增长,其中 2024 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 8.59%;2024 年第一季度出货 2.89 亿部,同比增长 7.74%。ICD 最新预测,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将恢复增长,全年出货预计 12.0 亿部。 三元材料需求受益于动力和储能锂电池增长,行业竞争加剧。中汽协和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显示:2023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售 944.81 万辆,同比增长 37.48%,合计占 31.45%;其中新能源汽车合计出口 120.3 万辆,同比增长 77.6%。2024 年1-3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 208.90 万辆,同比增长 31.76%,合计占比 31.10%。伴随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及动力电池出口增加,我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产量持续增长。2023 年我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 778.10GWh,同比增长 42.5%;其中出口152.6GW 。2024 年 1-2 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108.8GWh,同比增长 29.5%;其中出口 16.6GWh。2023 年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2024 年延续和优化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动力-40%-33%-25%-17%-10%-2%6%13%2023.042023.082023.122024.04厦钨新能沪深300 其他化学制品Ⅱ 第 2 页 / 共 8 页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www.ccnew.com 请阅读最后一页各项声明 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有助于动力电池降价及提升新能源汽车性价比,总体预计 2024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和电池上游正极材料需求将增加。高工锂电统计显示:2022 年,我国正极材料出货 190 万吨,同比增长 68.14%;2023 年出货 248 万吨,同比增长 30.53%,其中磷酸铁锂材料占比66.53%、三元材料占比 26.21%、钴酸锂占比 3.39%。近年锂电产业链细分领域大幅扩产,2023 年以来产能持续释放,多因素导致三元材料行业价格下降且竞争加剧。 公司各主营产品业绩承压,预计 2024 年恢复增长。2023 年,公司主营产品业绩承压,一方面产能显著释放导致主营产品行业均价下降,同时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部分产品销量下滑,具体而言:公司钴酸锂销售 34590 吨,同比增长 4.15%,出货量蝉联第一;三元材料销售 37404.32 吨,同比下降 19.39%,但随着下游客户新项目量产导入,第四季度产能利用率已恢复至较好水平;氢能材料 3716.41吨,同比下降 7.66%。2023 年按产品收入来看,钴酸锂实现营收88.63 亿元,同比下降 38.21%;三元材料营收 77.55 亿元,同比下降 43.21%;氢能材料营收 5.19 亿元,同比下降 13.17%。结合公司行业地位、细分领域行业需求、细分领域行业均价及竞争态势,总体预计公司 2024 年业绩恢复增长,其中钴酸锂销量将持续增长。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稳步推荐前沿技术研发。近年来,公司研发投入在公司营收中占比维持在 2.7%左右,2022 年研发投入 7.57亿元,占比 2.63%;2023 年研发投入 4.65 亿元,同比下降 38.65%,占比 2.68%,研发投入下降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下降,研发费用的材料成本降低。高电压钴酸锂方面,4.5V 钴酸锂产品已批量生产并供货,4.53V 已通过多家客户认证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高功率钴酸锂方面,陆续开发出高电压高倍率钴酸锂,正积极研发更高能量密度的高功率钴酸锂产品。三元材料方面,Ni9 系高镍三元材料在海外车厂体系认证顺利;针对低空飞行器及无人机领域开发的高功率高电压三元产品已实现量产,月产销数百吨并持续增长,下一代产品高功率输出下的持续循环能力大幅改善,目前已通过客户样品认证,预计应用于下一代低空飞行功能电池终端,前景广阔。氢能材料方面,公司第三代车载贮氢合金稳定供应给国际知名
[中原证券]:年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一季度出货增长,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6M,页数8页,欢迎下载。
